作文周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机版首页 > 作文载体作文 > 话题作文 > 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推荐20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推荐20篇)

 作者: | 阅读: 3.96K 次

篇一: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

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推荐20篇)

包饺子

FSN

春节包饺子,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包饺子不仅是吃货的福利,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习俗。

饺子,是皮儿包着馅儿的,那皮儿若擀的好,吃起来非常劲道。那馅儿若配得好,五颜六色的,像是一整年的精华都包含在了里面。皮儿包裹住馅儿,味道更是妙极了,像在吃彩虹一样。尤其再配上一小碟醋,那美味,不言而喻。

今年过年,我们家照例包饺子。

桌子上放着一盆馅儿,一堆面皮儿,几枚硬币与几块糖。听姥姥说,要把硬币和糖包进饺子里。谁吃到了硬币,就代表谁下一年里会发财;谁吃到了糖,就代表谁会在下一年里交好运。

准备好了,就要开始包饺子啦,先拿起一片饺子皮儿,把馅儿放在上面,一捏一折,一个小巧玲珑的饺子就做好啦!饺子的样式很多,有波浪纹儿的,有没纹儿的,有元宝形的,有半圆形的。只见姥姥姥爷的手像蝴蝶一样在馅儿和皮儿之间翻飞着。我还没看清是怎么回事儿,一个好看的小饺子就被放到了蒸屉上。不一会儿蒸屉上就摆满了可爱的、胖嘟嘟的饺子。

“饺子呀,历史可悠久着呢!”姥爷边包饺子边对我说:“传说东汉末年百姓生活很惨,耳朵冻烂啦。张仲景把羊肉、草药用面皮儿包上做成饺子,治好了许多人,于是后人就开始学着他的样子包饺子。”

包好了饺子,就要开始煮饺子了,用筷子把蒸屉上的饺子拨到烧开了水的锅里。那饺子一个接一个掉进锅里,激起一片水花,活像一群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在水中嬉戏,那上下翻腾的饺子,真让人越看越觉得可爱。从锅中还冒出一缕白烟,像一块轻纱一样,升腾,发散,消失……

终于,饺子煮好了。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吃着香喷喷的、还冒着白烟的饺子。所有人都不亦乐乎。

很快,饺子就被吃完了,大家都撑得一个劲儿的打嗝儿。姥姥姥爷去洗碗,爸爸妈妈去工作,我去写作业,整个家庭都笼罩在一种和谐美满的气氛下。

篇二: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

蒋研

在秋高气爽的九月,迎来了一个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又叫做女儿节,有句话说的好:”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当然,十六的月亮会更圆一点,在古时候,人们就开始在中秋节拜月了,也有人最后提出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在外婆家,中秋是个大日子,中秋前一天会叫人过一天来吃饭,家里也会准备很多的菜,唯一少不了的就是做发糕,做发糕的样式有很多种,有白糕,桂花糕,坚果等。在这么多的品种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白糕。

发糕中的主料是糯米,把糯米洗几次和一些水在一起打碎成糊,等它自然发酵,不加上任何东西,这样做的发糕颜色洁白,带着一些酒香,吃起来也会十分美味。发糕最好吃的时候是出笼的时候,一打开锅盖就会冒出层层热气,整个房间里都朦朦的,在空气中散发着浓浓的香气,每人一大块,再蘸上白糖,根本都不够吃,真是太美味了。

在外婆家,中秋节少不了的,就是做发糕,那么你家在节日中会做什么有趣的习俗或事情呢?

篇三: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

家乡的大年初一

文|鲍翼恺

大年初一可谓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日子之一。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我的家乡晋城是怎样过大年初一的。

在几十年前,孩子们凌晨四五点就要被家长叫起来喝“头脑”,它是由粉条、豆腐、豆芽等诸多食材做成的。此外,人们在早上还会吃拉面,寓意全家互相拉紧点儿,不要丢了一个。

人们在早上起床后,会先打开房门,并放上三个雷炮,也就是爆竹,美其名曰“开门炮”,表示“开门大吉”。

这“开门炮”要放得越响越好,并且三个都必须响,如果你不幸遇到哑炮,要马上说一句“闷声发财”,然后再补放一个。

在农村,放过“开门炮”后便是烘“正火”,这是每年大年初一的保留节目,是每一个孩子都十分盼望的。人们会提前把干柴垒成塔状,在中间塞一些柴禾,初一早上一点就着,并在上面蒙一些柏叶,不但会有一些火星飞迸,单是那浓浓的香味也十分醉人。

烘完正火,紧接着便是摆献供,人们会给不同的神献不同的东西,比如通常会献给山神爷面蒸的猪或羊,也有的人会献一只鸡,而给门神则要献刺猬。

此外,不同职业的人还会给不同的神献供,如木匠会给鲁班献供,读书人会给孔夫子献供,而像门神、社爷、财神爷这些神则是家家都要献供,供品的多少,要看家境。祖先和神不能一起受享,等献完神,人们才会献给祖先供品。

然后便是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一些压岁钱,钱可能并不是很多,但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爱与关心。

每一个节日都会有一些禁忌,大年初一也不例外,这天不能扫地,不能倒垃圾,也不能动剪刀,否则接下来的一整年都不会有好日子过。当然,这是迷信,但如果只把它当做一个风俗来看的话,其实也蛮有趣的。

这就是我家乡——晋城的大年初一。

篇四: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

记得小时候,每逢腊月底,我总会和妈妈一起回农村老家,参与春节的面食表演,用白胖喜庆的大枣饽饽和寓意富足的圣虫预热春节。

舞台的主角当然是女人们,这不,刚进大院,便看到家中来来往往的姥姥们和姨妈们,她们早已绾起了头发,扎好了围裙,撸起了袖子,准备着各种用具材料,进行着演出的前奏。

“这么大的面团啊!”当看到面板上那巨型面团,我发出了一声惊叹,惹得姥姥姨妈们哈哈大笑。一切准备就绪,表演开始了……

第一个节目,太极揉面。只见女人们人手一块面团,用力地揉,轻轻地转,柔中有刚,刚中带柔;揉一下,转一下,带有节奏,富有韵律。姥姥说,揉的过程一定要充分,揉得越久,越有咬劲,吃起来越香。听着姥姥的说辞,本来在炕头坐着揉面的大姨和妈妈爽性坐了起来,这时,揉进面团的就不仅仅是手腕的力量了,还有整个上身的力量,仿佛要把一年的力气都揉进面团,期待来年生活的蒸蒸日上。

第二个节目,花式面展。揉好的面,初步醒发后,再揉,女人就开始了重头戏,花式面展。女人们有的做大枣饽饽,有的做圣虫元宝,有的做金鱼猪头,真是花样百出,让人叹为观止。

只见三姥姥二姥姥把面团揉光滑,在手中迅速旋转成窝头形,不过是实心的,然后端放在面板上,稍加打量,在上方中央处,用两小指挑起小孔,插上红枣,然后在旁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顺次挑起小孔,插上红枣,大枣饽饽立马成型。我一时兴起,心想,既然是大枣饽饽,多些枣子岂不更好。于是,我选中一个大枣饽饽,在已经成型的基础上,学着姥姥们的手法,小心翼翼地用小指挑起小孔,安插上红枣,给它来了一个刺猬造型,浑身是枣!虽然妈妈说很有创意,不过两相对比,貌似有点艳俗,不如几个枣子的清雅。

圣虫可是姥姥的拿手好戏。只见姥姥将一块揉好的面团擀成圆形,在圆边刻上鳞次栉比的刻痕,将被刻痕分开的面向上揪起,双指一捏,待旋转一圈捏完,一莲花盘便呈现于眼前。然后,姥姥接连做了两个小的,由大到小依次叠上。随之,姥姥手中翻飞的长条形面团盘成一条蛇,恍若长蛇飞舞,而后盘踞于莲花宝座,嘴里还含着一块硬币,身边放着几块“元宝”,寓意多财。“圣虫”的“圣”字谐“升”音,意为“生粮”,寓意五谷丰登。

一会儿工夫,面板上争奇斗艳,金鱼栩栩如生,小猪憨态可掬,六角梅花兀自盛开……我不禁感叹,艺术在民间啊。

第三个节目,蓄势醒发。饽饽圣虫做好后,女人们小心翼翼地捧起,像是捧着刚出生的婴儿,左右端详,嘴角上扬,不舍地轻轻放到摇篮——提前预备好的簸箕或是竹帘盘上,然后轻轻地盖上红绸,为的是让饽饽圣虫充分醒发。不时地掀开红绸观察,当看到表皮撑的光亮,低端有微微挣开的迹象,就说明醒好了!这个时候的饽饽,是轻易不会出现回塌现象的。

第四个节目,上锅火蒸。这是我能参演的节目,源于我最爱农村的大锅烧火。抹油、铺笼布或者玉米皮,当醒好的大枣饽饽圣虫被呵护着进入冒着丝丝热气的大锅,我继续烧火。看着麦秸、花生秸、玉米秸、松篓这些农家特有的燃料在锅底跳跃,我仿佛闻到了土地的气息,庄稼的芬芳。开锅后,开始计算时间,25-30分钟即可停火。看着火势越来越旺,我仿佛看到了红红火火的金都年已经到来,看到了庄稼地里收获的热火朝天,看到了人们富足幸福的笑脸。

第五个节目,雾里看花。姥姥叮嘱,停火后,一定不要急于掀锅盖,先焖它5分钟,防止回塌,否则就前功尽弃。这五分钟的等待,好似过了五百年。我期盼着,幻想着。终于,姥姥掀开了锅盖,那一瞬间,无数个白色雾精灵踏着热浪飞奔而来,弥漫了双眼,又调皮地四散开去。我不由自主地闭上眼睛,又迫不及待地睁大眼睛,只为一睹饽饽圣虫们的芳容。只见大枣饽饽们,鼓起肚皮,欲与白猪试比胖。表面光亮,吹弹可破;轻轻一按,又迅速鼓起,富有弹性;轻轻掰开,麦香扑鼻,内部细腻;细细品尝,松软濡糯,香甜可口,余味绕齿。

第六个节目,点染装饰。待蒸好的饽饽圣虫们散尽了热量,姥姥拿出调好的红色染料,左手拿着一只新买的牙刷,让刷头在染料中轻蘸,右手拿着一根绣花针,展开了她的点染装饰。“唰唰唰”,当绣花针略过密密的刷头毛尖,白白胖胖的大枣饽饽顿时就羞红了脸;“唰唰唰”,圣虫们一经红色染料的点染,仿佛满血复活,要从莲花宝座上腾飞;“唰唰唰”小猪头的腮变红之后,酷似那喝得醉醺醺的猪八戒梦里背上了漂亮的媳妇儿……

每逢走亲拜年,女人们都会仔细端详各家供桌上的圣虫和大枣饽饽,彼此夸赞。这时,我总会看到姥姥们脸上洋溢着的自豪。饭桌上,男人们也会对熥的热乎乎的大枣饽饽加以赞扬,这是对女人们辛劳的最好回馈。

近年来,有的商家看到了大枣饽饽的商机,批量生产着一模一样的大枣饽饽和千篇一律的圣虫。买来的大枣饽饽,虽然包装精美,但总感觉不如自己做的劲道,少了家的温度。少了参与感的年,总感觉味道淡了许多,就像年,没有了雪花飘飘……(公众号:平静初语)

篇五: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

除夕夜包饺子

刘佩希

“铛铛铛”2021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新的一年,在我们家最少不了的还是包饺子。

在除夕的下午,爸爸妈妈买了点面皮儿、白菜、猪肉,准备包饺子。当然,包饺子必不可少的还是馅了。

我们已经想好了做个白菜猪肉馅的饺子,首先把白菜洗好,切成小丁状,放入盆中,然后准备猪肉剁碎,放碗备用,放入生粉,生抽、盐、胡椒、鸡精,加点水,搅和搅和,最后将肉倒入大盆里,和白菜搅和,这时你可以尝尝味道怎么样,最好在最后加入酱油,调色。就这样,饺子馅已经大功告成了。

在包饺子之前,准备一碗水,一个盘子和一个勺子。

首先把面皮拿在手上,用勺子蘸点水均匀地抹在皮上,然后再把馅包在里面。包饺子,有很多不一样的方法,我妈是“大胖小子”,我是“烧麦”,爸爸是“瘦子”。

妈妈包的饺子那是圆滚滚、胖乎乎,像一个又一个傻小子,他们吃的东西,肚子都容不下他们!

我呢,发现一种“新大陆”!把饺子包成一个像包子一样的形状,庞大的身躯,是饺子界数一数二的大个头。

这时,我老妈就发话了:“你这样会煮不熟的!”

“没关系,包着好玩!”

在煮的时候立刻就认出来我的标志型饺子!哈哈哈!

在你们的家乡也有有趣又好玩的习俗吗?

篇六: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

我的家乡在中国东北的辽宁省。那里天气晴朗、凉爽,所以我每年夏天都会回去。

我的家乡有许多习俗,我最喜欢的是踩高跷。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家族,祭礼中踩着高跷拟鹤跳舞,后来就演变成了今天的踩高跷。听爸爸说他小时候也玩,但由于没钱买,爸爸就拿木棍自己做。每到过年的时候,小孩子们就踩着高跷去要压岁钱。平时放学除了玩水,最大的乐趣就是踩高跷。各个村里还会展开决斗:有比速度的,有互相推的,最疯狂的还有踩着高跷过独木桥的,稍一不留神就掉河里了。现在村里有钱了,买了几个高跷。我试了一下,结果一上去就摔了个底朝天。看来还需要多加练习啊!

第二个习俗就是扭秧歌。每逢过节的时候人们都出来扭秧歌。这个习俗传说起源于抗洪斗争,古代黄河岸边的百姓,为了生存,于是奋力抗洪,最终取得了胜利。人们高兴地拿抗洪工具当道具,唱起来跳起来,抒发高兴的心情,后来就变成了秧歌。人们扭秧歌的时候都穿的五颜六色的,十分喜庆和艳丽,那衣服的色调以大红色大绿色为主。扭秧歌已经有千年历史。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中记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可见秧歌历史悠久。在辽宁,奶奶和其它大妈也跳扭秧歌,她们穿着红色的衣服,上面有着绿色的花纹,手里拿着扇子,伴着音乐跳起舞来。别看秧歌看起来听起来都很土,但真的很难,我也跟着跳了几下,但动作老是跟不上,我又看了一会儿。终于跟上了,但扇子又没拿稳,掉了……

我的家乡还有一些特色小吃。最好吃的就是饺子。我们家乡的饺子可以用八个字形容:“皮薄肚饱,馅鲜味好”。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东北人经常吃饺子,且性格外向,以前包饺子,饺子都会分给小孩吃。如果好吃,就会询问制作方法,逐渐的大家都懂得了饺子调馅方法了。说到包饺子,我又想到一件有趣的事:妈妈老家每到过年时,除夕夜十二点都会吃饺子,饺子里还会放一些硬币,谁吃到就代表他整年都好运连连。我小时候除夕那天下午也跟着包了,我看到大姨往饺子里塞了一个一元钱的硬币。我十分奇怪,于是想大姨真抠,怎么才放一块钱?我从妈妈包里拿出一百块放了进去。十二点时,开始吃饺子。妈妈一眼就看到一个巨大松垮的饺子,她怕丢人,就吃了。随后妈妈大叫一声,随后从嘴里拿出一张稀烂的一百块钱,全家人都乐翻了。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天气寒冷人心火热的地方,我爱我的家乡。

篇七: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

刘璇润

“快来呀!月饼出炉了!”月饼师傅嚷嚷起来。每当到中秋节,月饼肯定是少不了的美食,而我又想起那次做月饼的情形。

说到家乡的风俗,就少不了那次去江夏度假的经历了!那次正值中秋,学校放假,于是我和小伙伴约好一起去江夏玩。

俗话说,“中秋节,吃月饼”,因为那次旅游正值中秋,到了度假村,我们就开始了做月饼,泡菊花茶等种种工序。“嘿呦,嘿呦,嘿呦……”这是小伙伴们和面时喊出的口号,大家都是第一次干这种累活,难免干得有点吃力。有些小伙伴甚至把面粉溅到自己脸上去了,成了一只“大花猫”。不过大家都干得很开心,只不过大人看见我们这么狼狈的样子,笑的都喘不过气来了。看到他们这样嘲笑我们,我们忍不住气急败坏地瞪了他们一眼。

接下来是揉面,因为有擀面杖,整个过程轻松多了。等把揉面这道工序之后,面粉就变得柔软得多,再往面粉搓成拳头大小的面团,这可费了我们不少工夫,因为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搓出来的球奇形怪状,圆的,方的,圆上面多了一个洞的……这可把我们急坏了,我们只好请教那些专业的师傅,师傅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做月饼讲究耐心,搓面团的时候,手要不停的搓动,不要想别的事,要一心想着我要把面团搓成球,要不就会又是这幅惨不忍睹的模样了。我们点点头,按照师傅说的做,果然,面团终于搓得有模有样了。

接下来,就是包馅了,小孩子都喜欢吃甜的,师傅就给我们准备了豆沙做馅料,外加一些鸭蛋黄。我们把馅料拿好,把面团往里面按几下,成了一个凹进去的小球,然后先放入豆沙馅,再包入蛋黄,然后把面团包好,压成厚厚的面饼。刚开始,我们压的面饼要么薄了,要么厚了,只不过做着做着就熟练了,就能控制薄厚度了!然后再用专门的工具给月饼印上花纹。之后,做好的月饼就进烤箱了。

等月饼出炉后,我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听大人们讲述着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这就是我们中秋节做月饼的情形,要不你也来试一试吧!

篇八: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

六年级魏铭喆

我的家乡——淅川,坐落在豫西南,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县城。县城虽小,但“亮点”很多。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风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众多风俗中,最“得”我心的,当然要属端午节了!

要说端午,大家第一个想知道的,应该就是它的来历吧!

据说,战国时期,屈原作为士大夫,认为自己不能为国效力,在楚国将要灭亡时,纵身一跃,投身汨罗江自尽而亡。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所以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会在河边投下食物,划龙舟,不让鱼虾去吃屈原的身体,这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风俗。

到了端午节那天,我们县里一年一度的龙舟比赛也要开始了。人们早早地来到了桥边,选好观赛的位置,平时空旷宽阔的河堤两岸,此时早已水泄不通。

占着身材优势,我好不容易挤到了前面。站在桥上,向前方的比赛场地看去,第一轮比赛的六只船已到达指定位置。船身精美,而船上的选手一个个也是精神抖擞,握着船桨,枕戈待旦。

只听裁判一声令下,六只船疯狂地向终点冲去,打鼓手有力的节奏,带动着船上的水手,他们似乎和龙舟融为一体,龙舟灵活地在水中游动,你追我赶。

看,2号龙舟已经领先,其他龙舟不甘示弱,一阵冲刺,纷纷迎头赶上。“咚咚”的鼓声不仅带动着水手们的动作,也震撼了我们桥上人的心。忘了是谁带头,大家一阵欢呼,不约而同地为他们喊着“加油”“加油”,最终5号龙舟奋起直追,取得本组冠军。

家乡的端午节哟,你给我了多少童年的回忆啊!

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

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对屈原爱国精神的传唱。

篇九: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

在春节,我的家乡有许多风俗,如:贴春联、舞狮、包饺子……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包饺子。

除夕,妈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馅儿和饺皮,准备包饺子。我在一旁看见妈妈和婆婆包的一个个胖乎乎的饺子,觉得挺好玩,不由得也拿起一张皮儿,准备包一个。我用左手托着饺皮,右手夹上满满一筷子馅儿,放在皮儿中央,把饺子皮的两端往中间一合,使劲一捏,不料,馅儿不听使唤地从饺皮侧面钻了出去。我一看,赶紧把馅儿堵住,可皮儿仍然“张着大嘴”。弄了半天,就是合不拢“嘴”,我也变成了“大花猫”脸上全是面粉,整得大伙儿看了都乐呵呵的。我像泄了气的皮球,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妈妈看到我灰心丧气的样子,好像摸透了我的心思,走过来说:“是不是要放弃了?”我点了点头。“来,我教你。”说完,妈妈便给我做了示范,看过,我就明白多了。重新拿起一张饺皮,学着妈妈那样,把皮儿托在手中,轻轻地夹起一小筷子馅儿,把皮两端往外一揪,再往上一合,用虎口使劲一捏,一个小巧玲珑的饺子就包好了!我按照这个方法连包了好几个。

“煮饺子啦!”说完,妈妈就把包好的饺子放进锅里。过了一会,热腾腾的饺子就出锅了,我连忙拿起筷子尝了一个,太好吃了!我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高兴。屋外,爆竹声还在彻夜回响。

家乡的风俗还有好多好多嘞,下次我和你们再一一述说。

篇十: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

快乐的元宵节

张昊睿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灯火阑珊处。”“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吃元宵、赏花灯,处处洋溢着喜庆和快乐。

正月十五一大早,妈妈就叫醒我,说今天去回民街买元宵的人特别多,我们得早早去排队。一来到回民街,就看见路两旁缠满彩灯的树,如同两条长龙守卫着古朴的街道。现在还不到八点,整条街已经如妈妈所说,人山人海,好不热闹。我们赶紧拨开人群,冲向西安最有名的那家名叫“德一祥元宵八宝粥”的老铺,此时店铺门口的长龙已经有七八米了。我们站在队尾等啊等,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队伍似乎纹丝不动,我百无聊赖地东张西望,妈妈也等不住了,与前后的人闲聊。我踮起脚,伸长脖子,看着一箩筐一箩筐的元宵,顷刻间只剩箩底白白的元宵粉,又听着哗啦呼啦摇元宵的声音此起彼伏,心痒难耐。

终于轮到我们了,只见店员拿出一大盘切成小块的馅料和一个放满糯米粉的大箩,他熟练地把馅放入箩筐,用糯米粉摇着,时不时还加一些水,很快一个个白胖白胖的小圆球,在箩筐中欢快地翻滚,不时发出碰撞,扬起“白灰”。妈妈称赞道:“你摇的这些元宵大小相同,这没有5年以上的功夫是达不到的吧。”摇元宵的店员一脸骄傲,我也不禁拍手称赞。暮色四合,家里开始热闹起来,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软糯的元宵,香在嘴里,甜在心上。

吃完元宵,我们便驱车来到华清池看灯展。循阶而上,目所能及皆是多姿多彩、形态万千的花灯。只见那金龙灯横浮在水面,腾云驾雾好不威风,再看那脚踩翔球的狮子张牙舞爪,漂亮至极,还有莲花灯、祥云灯、仙女灯、“贵妃醉酒”灯……无论是山体还是亭台楼榭,都是灯光四射,璀璨夺目,映得整个华清池熠熠生辉。夜渐深,但赏灯的人仍然络绎不绝,大家已经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啊!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虽然元宵节的活动到了尾声,但我们对团圆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迫切了,我们对幸福多彩未来的企盼更强烈了。我爱这快乐的元宵节!

篇十一: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

宋梦雅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民俗。

除夕的晚上我们会和好朋友聚在一起,大人们打麻将、打牌,小孩呢,玩游戏:王者、吃鸡、英雄联盟……那时我们会玩到很晚才睡,有一年除夕晚上都没睡,晚上爆竹声响成一片,在城市中那算扰民,在我们这个小镇上是添加年味。

“快点起床,快点,要吃早饭了。”

每当过年,我都会听到这样的话,他们就像星星,一直在我的耳边打转。也许你们认为,是我赖床,大清早了还不起床。

过年的那一天,每个人都要穿新衣服,不管大大小小,男男女女,都要穿新衣服。家家户户都会贴对联,倒福。为什么福字要倒着贴呢?是因为家家户户都希望的到来。贴好福字,就要去亲戚那里拜年,每个人进去说的第一句话不是说“新年好”就是说“拜年拜年。”个个都高高兴兴,小孩呢?就等着大人把红包拿来,有的小孩调皮,一进门就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大年初二我们会去舅爷,舅奶家拜年,还会收到压岁钱,过年的每一天都会去亲戚、朋友家串门,收压岁钱,真好!正月十六年就过完了。

春节这股暖风来得快,走得也快。春节虽然已过,但余波仍然存在。节时的那股年味还未散尽,但新的太阳已经升起,面对我们的是新的一天。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新的开始,将2019年的烦恼扔掉,2020年过全新的一年。

一切又恢复正常,学生上学,大人们又去田中干活,新的一年在鞭炮声中开始了……

篇十二: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

杨鑫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味道。拜年是我国中华传统习俗。在离春节的一个星期,我国火车地铁,飞机都是春节高峰期,高速路上异常拥堵。临近春节街上就会多出现一些小商铺,这些小商铺都红彤彤的,铺子上挂着春联各种祝福语这对联上都有,过年前会过一个小年就像是春节的彩排,但没有过年的那么隆重罢了!

大年三十到,也就是说家门前放鞭炮在异乡的人们也必定会赶回家中和家人团聚。到夜晚人们是要守岁的,除了那些不满周岁和年迈的老人不用熬夜。大年初一到,每个人都穿着新家人们去拜年。当长辈的人要给小辈发红。在这天每个人都忙明着给小辈发包。在这天每个人都的不得了妇女们在家中准备酒菜招特客人,而男人们在招待客人小孩子则成群结队地放鞭炮,重点有红包。拜年是非常好的节日,它可以让家人团聚。

篇十三: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

吴皓

中秋节,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也就是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这天传说是远古时期后羿射日有功,西王母赏赐仙药,在八月十五这天,后羿带众人打猎,弟子西蒙前去偷药,嫦娥为了保护仙药,将其吞掉,不受控制的飞上天去,后羿只看到即将消失的嫦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嫦娥的善良,把这天定为中秋节,寓意一家人能够在这天团圆,也希望嫦娥和后羿也能早日团圆。所以赏月在这天也是必不可少的,还要吃月饼。

月饼,我们家早在一天前就准备了。妈妈拉着正在打哈欠的我下楼去超市买月饼,因为明天才是中秋节,所以超市里并没有太多人买月饼。我们就是个意外。妈妈拉着我径直走到卖月饼的地方。我无心地看了一眼,咦?品种还挺多,有蛋黄馅的、哈密瓜馅的、芝麻馅的、水蜜桃馅的等等。当我忙着看着这些月饼时,我妈麻利地拿起了一个袋子,正把月饼往里面塞呢。我走过去一看,还好没拿太多,要知道,我妈可是十足的购物狂,买的东西往往都很多,尤其是在网上,大批大批的买,妈妈买了她爱吃的蛋黄馅,还买了芝麻馅和哈密瓜馅的,我不爱吃月饼,嫌难吃,就这样,我妈美滋滋的拿着月饼去结账了。

回家的路上,我自然成了“工具人”拿着装月饼的袋子跟在妈妈后面。刚到家,我的后脚还没着地,妈妈就抢过袋子,坐在沙发上,正准备打开一个蛋黄馅的月饼来尝尝鲜呢。当我换好鞋时,妈妈的第一口也正好下去,“嗯”这个满意的字眼,从妈妈的嘴里吐出,但下一秒,她好像又想到什么,把吃了一口的月饼又放了回去,仿佛在自言自语,不行,吃甜的长胖,但下午我在看的时候,那月饼早不见了踪迹,我轻蔑的一笑立场这么不坚定既然怕长胖,就得少吃甜食……正想到这,老爸回来了,妈妈拿起一块芝麻馅的月饼喂到爸爸嘴里,嘴里还说着:“你吃没事儿,你瘦,你长不胖。”对于在旁边静静的看着这一切的我,丝毫没有任何反应,我在等待,等待夜晚的降临,好不容易盼到黄昏,太阳在西边的光芒一点点儿减弱,夜晚即将来临,

我简单的和家人解决了晚餐问题,然后老爸刷视频去了,妈妈工作去了,我开始了寂寞而又枯燥且带点无聊的等待……

啊!天终于算是黑了,我一蹦三尺高,跑到客厅时,顺手拿走了一块月饼,然后再跑到阳台上,天上的月亮正闪闪发亮呢,旁边还有几颗星星点缀着这无尽的夜空。忽然,月亮慢慢从圆盘的形状变成了一个月牙的形状,我不经感叹,还真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嗯?不对,月亮怎么没了,星星也不见了,这怎么回事?我的头上落下几滴水。这?不会是下雨了吧?那也太倒霉了吧?仿佛是为了验证我的猜想,滴落在我头上的水越来越多,看来是真的下雨了,这时候下雨,老天爷是不给我面子吧?我打开月饼包装袋,唉……我心中由生出一种莫名的失落,看来这月是赏不成了我淡淡的一笑,咬了一口月饼,想着,哎,这月饼的味道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吃啊……

篇十四: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

胡晨斌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一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习俗,从不千篇一律。而我的家乡安徽铜陵过年的习俗在细节上肯定会有所不同。

按照铜陵的老规矩,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到了这一天,孩子们可以自由的玩耍,无拘无束。而大人们呢,就没有孩子们这么悠闲了。大人们会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食材,用于做过小年的饭菜。

过小年的大餐一般在中午或晚上举行,其菜品的丰盛程度几乎不亚于除夕夜当晚的年夜饭。说完了腊月二十三,再说说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吧。

除夕,顾名思义,就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到了这一天大人们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和大人们不同,孩子们却是悠闲。在当天,大人们为了图吉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所以孩子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除了一些孩子做了一些“上房揭瓦”的事,不然是不会拿皮带“爱护”还子的。

到了晚上,一大家子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孩子们一边吃着美味丰盛的佳肴,一边收着来自大人们的红包,那感觉别提多爽了。全家吃完饭,在之前都会到院子或广场放烟花。“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竹既像灵活的精灵,稍纵即逝。又像一头巨大无比的大象,声响巨大。人们带的爆竹不知不觉地放完了。这是人们就会闲聊两句之后依依不舍的回家。在笑声中看着春晚就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过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这一天的习俗是看花灯、吃元宵和猜灯谜。元宵节的结束代表着这十多天盛典的结束,载着全中国人民的梦想离开,让全国人民在新的一年扬帆起航。

这就是安徽铜陵的春节,热闹而又喜庆。

篇十五: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

大同风俗之旺火

文|石鸣宇

俗语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山西大同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煤炭与当地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煤炭早在古时候就已“潜伏”进当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便是一项和煤炭有关的风俗。

每逢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用大块的煤炭垒成一座“小宝塔”,里面放柴,外面穿上“五色纸”所制的新衣“旺火罩”,最后贴上一句写有祝福的红纸,美其名日“旺火”。看着如此庞大的“黑色山峰”,总会迫不及待地想让火神与之共舞,但还不到时候,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常想趁他人不注意时给点了。在旺火准备完毕后,院中随之而来的是一片寂静,常常连一阵风吹草动都能听得一清二楚。等待的这一段时间仿佛格外的久,一分钟都快有一个星期那么长。眼巴巴地看着“黑山”却不能点燃,如同饿了数月的人看见桌上的面包却不能吃一样。

积雪平铺在院中各个角落,有十厘米左右厚,松软得看起来像堆积的白砂糖,在皎洁的月光照射下,雪花泛起点点银光,又宛如晶莹剔透的钻石颗粒一般。就在午夜十二点时,四周忽然便炮齐鸣,响彻云霄。人们将旺火点燃,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射出来,既御寒,又壮观,加上色彩艳丽的花炮作陪衬,真是一场“视觉盛宴”。大人孩子们围着旺火正转三圈寓意顺顺利利,倒转三圈寓意霉运坏事越滚越远。转圈时,女主人将提前蒸好的“花馍馍”扎在筷子上用旺火烤一烤再分吃,寓意祛病祛灾。家中男女老少皆要烤火,以图“旺节冲天”。孩子们成群结队地走街串巷,对每家的旺火“指指点点”,据说哪家的旺火烧的最旺,来年这家便最有福气。

大同过年的习俗还有很多,远不只这些,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祝愿人们能平平安安,快乐幸福地生活。

篇十六: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

陈心怡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每年春节无论多忙碌的人也都会回家,和家人们一起团圆。

每年春节,我也会和爸爸妈妈回到西安外婆家。在那里过充满北方味儿的年。

饺子,是北方过年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过春节吃饺子意味着大吉大利,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包饺子也意味着包住福运。饺子也有团圆之意,北方人有一种习俗,逢年过节招亲带有总要包顿饺子吃,尤其是大年初一,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包饺子边聊天,时不时地引来欢声笑语。

社火,相信南方的小伙伴们肯定没有听过这个词。社火是一种中国民间庆祝传统庆节狂欢的活动。但如果换一种说法,大家们肯定是耳熟能详,社火又称舞狮舞龙。北方的社火是中国古老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是指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具有红火热闹之意。它来源于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对土地和火的崇拜。人们也常常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陕西民间社火活动习俗。常常以抬芯子,跑竹马,踩高跷,耍狮子等一系列活动。表演者们千姿百态,千奇百艳,五花八门,壮丽可观,这种表演方式深受人民的喜爱。在2006年的5月20日,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另外,北方人在守岁的时候所备的糕点瓜果也是想讨个吉利的口才,例如吃枣意为春来早。吃柿饼,说为事事如意,吃杏仁,说为幸福人,吃长生果,意味长生不老,吃年糕意味着一年比一年高。

但不论南方,北方过得都是同一个中国年,中华儿女相亲相爱是一家,在这里,我也祝愿中国能扛过这次疫情,再一起共度下一个欢乐年!

篇十七: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

年少的时候,家乡是一个我们想要逃离的地方;而长大成人后,家乡却成了一个我们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小的时候,我是在北方过过年的,虽说已离开不知多久,但我却依旧记得那热闹的气氛。

春节,离不开冬天;冬天,离不开春节。南方的冬天一到,便是湿冷的风夹杂着时断时续的雨,常常不见太阳,于是乎,屋里便阴冷潮湿,难打精神。而北方的冬日则向北方人豪爽的性情一样,入冬不久便会下雪,过不多久,便有几厘米厚了。人们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小心翼翼地在路上行走;调皮的孩子们在结冰的河面上打个滚,也不必担心冰面破开;在屋中的暖气上放上一瓶水,过个半日,便成了一瓶温水。

北方的年,时间长,排场大,味儿也足。外婆会先去买菜,外公去买各种装饰物。尔后,外婆早早的去厨房里忙碌着准备一桌年夜饭了,而外公则去布置屋子。在北方,人们过年不兴“下馆子”,而是要在家里准备一桌子冷的、热的、荤的、素的食物,摆满一大桌,全家齐聚,小孩要向各个老辈们说上一堆吉利的话才可开吃。

除夕夜,吃完热乎乎的年夜饭后,便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广场上有卖冰糖葫芦的,大家都便去买一支吃着,而后拎着五彩的花灯齐聚,一起来比比看谁的花灯最大最靓;亦或买了各式各样的花炮,一起将它点燃,让它们先先后后的在天空中开出绚烂的花朵,以吸引过路人的目光。玩罢,我们纷纷道别,于八点前各回各家,在面前的桌子上,还摆着一盘盘刚出锅的饺子,于是我们便就这着热气腾腾的饺子看春晚,哈哈哈地乐上一通,直到哈欠连天,实在挺不住了,再睡进暖暖的被窝里。

大年初一,我们走亲友、拜大年,走了外公外婆的亲戚们的家——他们有些也住在北方,也不很远。家门被早早敲响,来了一波波的邻居和亲戚,礼物通常都会堆满桌子……

如今,外公外婆老了,外公早已做不到麻利地布置屋子了,外婆早已不再下厨房了。

回忆北方的冬、北方的年,内心总会十分怀念,因为它的欢乐,因为它的喜庆,因为它的欢声笑语,也因为它的寒冷……

当初容我们放花炮的广场上,失修的器械和破烂的木屋也许早已翻新;

当初那些有着花白头发和慈祥笑容的爷爷奶奶们,也许早已不在;

当初一起约定要永远在一起的小伙伴们,也许早已忘记了当年的约定;

当年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不知何时才能再次回到年少时曾下欢声笑语的故土……

篇十八: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

商庭赫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年正月十五晚上,在兴城古城内,祖氏石坊的旁边,人们都来摸石狮子。我也不例外,前去摸石狮子。

晚上,我与家人前去古城摸狮子。从远处一看,那里已挤满了人,人山人海,好不热闹。古城内张灯结彩,还保留着过年的气氛。到了附近,人们摩肩接踵。后来,就只能看见大大小小的脑袋了。人们争先恐后,都想先去摸,好多摸摸狮子。在去之前,爸爸妈妈告诉我,身上哪里不舒服就摸狮子的那里。我等啊等,等啊等,终于轮到我们了,我迫不及待地摸了摸狮子的各个部位。虽然我没有不舒服的地方,但我还是把狮子的全身摸了个遍,也想图个健康,图个吉祥。

关于这个风俗,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这头石狮子因偷吃了豆腐,被人打了,嘴巴上缺了个豁。一到晚上,它的嘴巴就出血,疼的它龇牙咧嘴直哼哼,这哼哼声,全让一个老奶奶听到了。将心比心,老奶奶知道自己身上疼的滋味。于是,在狮子哼哼时,老奶奶就每天端来一盆热盐水为它擦洗伤口,渐渐地,狮子的伤口就好了。

于是,狮子想报答她,就给她托梦。在梦中,狮子告诉她:“明天晚上,你去摸我,你哪儿疼就摸我哪儿。”老奶奶心想:那我就去试试。想不到,摸了狮子以后,身上的病都好了。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

后来,人们每年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就去摸狮子。久而久之,摸狮子已经成为了兴城人的风俗。希望这个风俗能给大家带来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篇十九: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

广州的春节

ZZH

说起广州的春节,要比别的地方的年味浓得多。我每次过年都必回广州,在那里,根本就不缺年味,不像北京,毫无什么年味可言。

腊月二十九的时候,花市就开业了。花市,顾名思义,就是卖花的集市。在那里,一切都是红色的,十分喜庆。那里是花的世界,各种花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有金桔、绣球、冬青、腊梅、佛手……即使不买花,也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花市里人来人往,还放着喜庆的歌曲,听说以前还要放鞭炮,好不热闹。花市中比较有名的是天河花市,我每年回广州都必去那里买花。那里不仅卖花,还卖玩具,从开业开始,来往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将花买回家,插在花瓶里,放在桌子上,每天回家,看到那几盆花,谁不是顿感神清气爽呢?我每次去花市,都要买金桔树。金桔像一棵小树苗,上面有金黄的,球形的小金桔。听妈妈说,因为在粤语中,桔和吉同音,所以金桔树有吉祥如意的意思,所以每年必买。

除了逛逛花市,在广州还要看舞狮。广州的舞狮和其他地方的截然不同。广州的舞狮要踩高桩。只见狮子随着锣鼓声跳上跳下,时而俯首观望,时而昂首挺胸……最后,狮子总是要站在最高的一根桩上,张开大口,垂下一个卷轴,上面是诸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吉祥如意”之类的词语,好不威风。每到这时,我总是情不自禁地为他们喝彩。

初四初五店铺开张时,都要舞狮。这舞狮与踩高桩的还有些不同。这种舞狮,动作相对来说要更花哨一些。演得好的,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到现在想起来都使我回味无穷。

此外,过年还要送利是。利是是一种小型的红包,里面通常装有几十到几百元钱。这利是要送好多人。听说,送利是又叫逗利是,它寓意着大吉大利,好运连连。有时金桔树上也要挂利是,寓意着好运吉祥。

虽然因为疫情的原因,近两年我没能回广州,但每逢新春佳节,我总会在家里插几瓶花。买花时,我总会想到我在广州逛花市的情景。我更会在电视上收看广州的舞狮。希望疫情能早点过去,使我能回到承载了我多少回忆的广州。

篇二十: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

周陈熠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二十年就匆匆过去了。再次踏入故乡的土地已经是人到中年,乘坐着自己的小型飞机,落步在最高楼房的顶层,展眼望去,家乡的变化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碧蓝的天空中,漂浮着洁白如棉的云朵,如丝如团,或轻飘或飞絮。清新的空气,仿佛被什么清洗过一样,散发着青草和野花的香味,让你忍不住大口大口地呼吸。城市中心高楼林立,一幢幢的,一栋栋的,规划得井然有序。街道两旁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高大挺拔,茂密的枝叶向中间靠拢,形成了一条天然的绿色长廊。河水清澈,根据河底的深浅,不同河段呈现着不同的色彩,安全嬉戏的河段和区域为你呈现着绿色。

下楼,上路,一切也是全新的。干净的柏油马路掩映在树荫之下,很是凉爽。两旁人行道,增设了自动扶梯,专门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行驶在马路上的都是全新能源汽车,无噪音,无污染,无驾驶,好是新奇。

这趟回来,最想参观的就是原来的小学了。校园依旧那么规模宏大,却显得一切崭新。一靠近伸缩门,就有一个亲切的声音响起:“欢迎你来到分水实验小学,请问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缓缓地,有个小胖墩机器人热情迎接。我告诉它想去2021年的五(7)教室。胖墩智能机器人,直接在显示屏上给我来个3D图示,全身扫描一遍,一切正常后,就示意我上楼。清晰明了的体热感应指示标线,引着你一路通畅地来到了教室。教室里书声朗朗,同学们的书桌简直就是一绝。桌面是一块大型触摸屏,随意点击自己需要的科目,桌面马上为你呈现。学生可以在上面学习,练习,评价,直到完全掌握为止。不用担心自己的眼睛,这样的显示屏是护眼的哦!桌子的变形功能更是值得一提,跑步机、仰卧垫子、按摩椅……它都能一键解决,实在是太神奇。变色的墙壁、自动调节的窗帘、语音显示的黑板……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样的人性化、科技化。

校园的变化越来越有科技味,不知道田野又会有什么新奇的变化呢?来到郊外的田野,满目都是稻田,平坦宽阔的一大片,一眼望不到头。金灿灿的稻谷粒粒饱满,等待着收割。“隆隆,隆隆”五六台收割机正排着整齐的阵仗忙着收割呢!只要它们经过的地方,后面留下的就是加工好的绿色有机肥。农民们等着就是,运谷子进工厂了,脱壳,烘干,包装流水线加工。操作的程序全部由电脑控制,看来二十年后的农民也需要高学历呀!

转过这片田野,再看,江滨公园游乐化、智能书屋全民化、老人托管全日化……二十年以后的家乡,真是令人向往!

教师评语:小作者期望二十年后的家乡充满着环保味,智能化,个性化,一切都充满着自己对未来的设想。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分地区地描述了二十年后家乡的蜕变,一切又是期待着自己对未来的改变。

本文地址:https://www.zuowenzhou.com/zuoweizaiti/huati/1352155.html

  • 标签: 家乡 家乡的风俗评语 风俗 评语
  •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推荐20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推荐20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CopyRight 作文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664号-2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