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机版首页 > 作文载体作文 > 话题作文 > 教育向美而生读后感3000字(精选3篇)作文

教育向美而生读后感3000字(精选3篇)作文

 作者: | 阅读: 1.78W 次

篇一:教育向美而生读后感3000字

教育向美而生读后感3000字(精选3篇)

教育,是一项向美而生的事业,向美而生,更因行而美。这是拜读完郑英老师《教育,向美而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第1版)一书后的最大感受。书中,郑老师为广大教育人呈现了一个个“教育,可以如此生动、有趣”的鲜活而深刻的案例,无不激励着广大教育人:向美,从修好这颗心开始,在细微处落地发芽,在自我革新中生长。

向美,从修好这颗心开始

唯有教师美好,教育才会美好、向美生长。做美好教师,首先应从修好这颗心开始。正如郑老师所言:“师者,当怀一半诗心,一半匠心。”教育,本是一场修行,一场心灵的修行。

修一颗从容宁静之心。宁静才能致远,尤其是处于“人的依附”犹存、“物的依赖”泛滥之际,师者更应保持内心应有的从容与宁静,用内心的从容抵抗来自外界的纷扰诱惑,用内心的宁静抵挡来自外界的烦扰喧嚣,战胜沉沦,方能安静真实地做教育。正如书中郑老师所提到的电影《无问东西》中的那一幕一样:面对滂沱的大雨声淹没了老师的讲课声,老师从容写下“静坐听雨”四个字后的寂静无声,此时大家内心的从容宁静已胜却那外界的滂沱雨声,也无风雨也无晴。师者,当如是。

修一颗富有温度之心。教育,因有温度而美。当我们用有温度的爱做“本钱”,怀着一颗富有教育温度的心去处理学生问题时,在孩子们的心田留下暖意“利息”的同时,定能收获教育中的惊喜与甜蜜。因为懂得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当课间发现地上有一架纸飞机问及是谁的,对方谎称说是不小心从抽屉里掉出来时,郑老师索性顺着他们的心思,巧借活动课举行“飞纸飞机比赛”;当孩子们大呼不过瘾时,她更是做个顺水人情,答应日后还会有机会,并趁机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为此还特意邀请了科技老师和科学老师来指导,渐渐地,原本散漫随意的孩子们变得更加自觉……这一幕幕无不体现:越是充满温度的教育之法,越会因其顺应天性而得法,越能实现师生情意的良性循环与互动。

修一颗富有童趣之心。教育的乐趣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从未走远,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童趣的心,善于用心去生活、探寻和创造。当学生鼓足勇气说出自己的秘密并希望老师保密时,郑老师会马上伸出小拇指与其拉钩;天降大雪,她会在一大早带领孩子们去操场留脚印、打雪仗、堆雪人;出差在外,巧逢中秋,她会像可爱的孩子一样在给学生寄的明信片上画上月饼……这些点滴细节,无不折射出:与富有童趣的老师相遇,定会碰撞出更多的乐趣和神奇。

修一颗懂得柔软之心。师者,懂得柔软,心地良善,适当示弱,不过于强大、不强行“明察秋毫”、不急于争辩,会让人阳光、真诚,成人之美的同时,更能收获师生的和谐与平衡,反之,则易两败俱伤。回首十几年前中途接班的一次关于“抄作业”的问卷调查与处理,郑老师不无感触,“察明了真相,却失去了他们的心”,无不让人深思与警醒:好察非明、必胜非勇、善辩非智,教育路上,师者无不需要多一些慧心和柔软心。成全的背后,成就的不仅仅是师生的生长,更会促成教育的绚烂、温馨与美好。

向美,在细微处落地发芽

美,孕育在细节中、小事中,向美生长,应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教育,在细微处落地、发芽,方能向美而生,收获幸福之花、教育之美。

落细。教育之事,大多具体而琐细。而教育中的美,也往往就在于每一个落细的行动中。因为懂得,所以会在意,去落细。懂得“形象传递出来的,是一个人的品味、修养和审美”,要教会学生审美,教师自己就应做好表率,做到形胜,所以郑老师在任何时候,都以整洁、端庄的仪表示人,保持自己形象上的清新悦目,做美好教师;懂得“为师者,因书香而致远,也因书香而动人”“一个美好教师的气质里,藏着他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所以她一直保持读书的常态,早上和着学生静静阅读,连出行也在等候的间隙享受阅读时光……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做到气胜;懂得“生活需要仪式感”,所以她用仪式感擦亮课堂、唤醒孩子们对美的向往,用心经营着诸如开学、节日、生日、成长仪式、毕业等活动;懂得“被关注是一种幸福”,所以她时常与孩子们聊天谈心,期间或倾听或开解,让孩子们感到自己很重要、被重视,并从中获得理解、信任、支持和帮助。

落小。学生之事虽小,但却事关教育的“大事”。关爱学生,处理学生问题,往往需要我们教师多一份善解人意之心,多一些因势利导之举,真心实意地妥善化解好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方能收获教育的美好。当得知陆续有学生反映甚至抱怨食堂的饭菜不好吃时,郑老师并不是采用“训斥责备、避其锋芒、刻板说教”等方式,而是精心思虑,创造契机,采用诚邀会川剧“变脸”的余厨师担任班级“百家讲坛”的嘉宾,随着精彩的“舞台表演”“答记者问”等环节的深入,话题一转,尤其是当孩子们得知厨师的艰辛与付出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严肃的,更是庄重的,是献给一切为之付出艰辛劳动的人们的。自此,大家不再为饭菜发牢骚,更加敬重诸如扫地的阿姨、门口的保安、学校的水电工等一线人群。为什么会有如此变化?答案便是:学生之事虽小,只要我们肯上心,善用心,会走心,方法得心,教育方能走向“润物细无声”的美好。

落实。美,无处不在,关键是我们如何带领孩子们去发现,如何引导孩子们去创造和实现。为提升孩子们的审美力、欣赏力,唤起孩子们的敏感心,郑老师会走进自然,拍下生动的图片,与孩子们一起分享,有时甚至还会带他们一同前往;为提高孩子们的创造力,她总能带领孩子们在重复的事情里通过添加新元素、呈现新方式,创造出新的花样,如教师节来临之际,征集金点子为每个科任教师画一幅卡通肖像画,根据学科特点来描述每个老师,为每位科任教师量身定制一段评语作为礼物等,让人历久难忘。美是通过匠心和匠行来实现的。为引导孩子们树立工匠精神,郑老师开设了一系列“追慕美好”为主题的班会课,如组织观看《致匠心》、讲解《庖丁解牛》等,让孩子们感受美、体味美,引领他们追求美的技艺、美的深意,用心之良苦,落地之到位,无不让人拍手叫好。

向美,在自我革新中生长

教育,向美而生,离不开教师重新审视自我的自觉,离不开真诚的自我反省和自我革新。教师唯有一面反省,一面革新,做教育的清醒者,方有自身的可持续成长、生命质感的不断丰富,也才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向美生长。

重新审视,自查自省。回首18年的从教历程,郑老师坦言小有所成的秘诀:“仰仗的正是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就以书中遭遇“红孩儿”伟伟为例,“招安”对于淘气的伟伟来说其实就是施舍岗位,因差而额外照顾本身对于其他孩子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唯有基于对方的需求、成长以及大家的心理平衡方能实现对其成功转化,这是郑老师而后所反思到和践行的。动机不纯的动员转学,这第二重错误虽在闹剧中尴尬结束,却使郑老师意外发现,“对伟伟来说,家庭就是他的源头之石”。经历无形隔离这第三重错误后,郑老师重新审视自己过往的种种,重新理出头绪,勇敢地面对一次次的遭遇,最终成功将伟伟沉睡的力量一一唤醒。

辩证否定,自我革新。重新审视自己,自查自省,并不是对自己的全盘肯定,也不是对自己全盘的否定,而是辩证的否定,自我革新,寻求出路。郑老师在遭遇“红孩儿”伟伟时虽然犯下招安收买、动员转学、无形隔离三重错误,不值得肯定,但面对困境,她并没有气馁,也没有放弃,还试探着采用亲自“护送”伟伟回家、精心准备哲理小故事开导、一旦表现平稳就极力表扬等原始的笨方法,坚信笨方法也是办法,虽然一波三折,却逐渐收获良性发展的效果。而后的点点滴滴中,她又不断调试新方法,如以朋友的姿态与之交谈相处、商量的语气征询他为班奉献等。一系列走心的措施,无不持续关注和关怀着伟伟,最终唤醒了伟伟那颗沉睡已久的自信心、进取心,无不显示教师自我革新后所带来的巨大力量。

教育,向美而生,因修心(行)而美,因落地而美,也因革新而美。只要我们多一些诗心,多一些匠心,以行成就教育的美的同时,也定能成就于教育的美。

篇二:教育向美而生读后感3000字

假期里细细品读了郑英老师《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书中字里行间都体现了郑英老师对教育的执着和热情,我打心底被她的教育智慧所折服。

《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是郑老师多年来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的总结,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启迪性。同时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教育,可以如此生动、有趣”的鲜活而深刻的案例,无不激励着我们教育者:向美,从修好这颗心开始,在细微处落地发芽,在自我革新中生长。读完郑英老师的这本书,我深深地感悟到教育“向美而生”的真谛。

自从教以来,一路跌跌撞撞地走来,有成功的,有失败的,也有困惑的。直到读了郑英老师的这本书才豁然开朗。其实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天生优秀的或天生就是坏孩子,我们可以用心唤醒孩子内在的力量,帮助他们变得强大。我们需要用一双慧眼发现孩子的特质,扬其所长,补其所短,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郑英老师的心目当中,教育可以非常生动有趣,需要你自己去领略创造,亲自尝试,亲自体会。教育向美而生,到底美的内涵是什么呢?书中有两点内容让我深有感触。

一丶调整心态,乐观应对教育中的困难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们的抱怨:“教育很无趣,每天就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日复一日,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好烦好累呀!”“教育真的很难,要和学生斗智斗勇,还要应对形形色色的家长,心力交瘁,筋疲力尽。”对于老师们类似的抱怨声,郑英老师认为教师一旦陷入这种情绪,就会使教育越来越艰难。她认为,任何职业都是有苦有乐,教育也不例外。教育的确是难的,面对千差万别的孩子,教育充满了各种变化和可能,充满了对智慧与人格的考验。也正因如此,所以作为教师要不断挑战、不断突破,在渐进中收获更好的自己。

郑英老师在自己的教育历程中也同样遇到过很多“巨石”和“险滩”。在应对的过程中她真切地感受到这些困难让她挫而弥坚,也让她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认为困难是教师成长最好的教科书,教育也并非想象的那么艰难。

细细一想,当我们面对大量琐碎的、令人不快的教育小“问题”时,要学会缩小,而不是夸大问题的难度。正确的方法就是告诉自己这问题是不值一提的,总有办法可以解决的。最终,所有的事情都会过去。当我们面临艰难的“选择”时,永远不要忘记:生活就是机会,当我在一件事情上遭遇到失败时,在另一件事情上却很有可能是顺利的;要相信“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完全失败的生活是不存在的,而智慧就在于要永远保持乐观的态度。

同样,面对资质平平的学生,无论有多少种办法,若想看到效果,关键在于坚持。而能否坚持,虽离不开老师的智慧、方法的改进,但说到底考验的是老师的耐心。偶有的叹息可以舒缓内心的压力与急躁,是必要的,是情有可原的,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更需要的是平心静气。只要学生不犯原则性的错误,老师们都没有必要让自己的情绪受到较大的干扰。要做到莫急、莫燥、莫烦,这样才不会轻言放弃。当然,若能在细致的观察中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不论是学习上的,还是做人上的,都会成为我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因此,在工作之时我们要学会笑,每天要调整心态,振作精神,把快乐带进教室,用自己的快乐感染学生,以利学生学习中信息的积极反馈。正如乐观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就亮。要做好教育工作,必定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请记住:有困难,不可怕,在做事中磨炼,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但这同时也是提升自我的良好契机。

二、用心教育,成就学生最美好的自己

郑英老师一直默默地行动着,她立足现实、深入思考、乐观前行,以善的眼睛、美的心灵、坚定的行动,给学生、给教育传递爱的力量,以二十多年执着不懈的一己之力,给教育播撒了一片阳光。也启发了我们所有教育者不抱怨不折腾不怠慢,用行动来推动新时代的教育发展。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改变自己,成为教育的向善向美的积极力量,既是力所能及,又是义不容辞。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前行的动力。

记得我曾教过一个男孩子小泽,头脑灵活,但调皮好动。在教他之前已知道他是个捣蛋大王,经常欺负同学,顶撞老师,而且不接受老师的批评,在学校是有一定的“名气”。自从教了他以后,我特别注意观察他:发现他在课堂上只要认真听课,就能准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后总是到处欺负同学,若同学举报他,他绝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因而同学都不喜欢他。面对他这些情况,家长也拿他没办法。这的确让人头痛!那到底怎样才能改变他呢?

某一天下午放学前,英语老师拿着早上考的试卷发下去便离开了,而我留在教室批改刚做的听写。改着,改着,突然听到有学生说:“哎呀!气死我了,不是我看错了就100分了!”我随着声音方向看去,原来是小泽。机会来了,我顺势示意他上来,对他说:“小泽,原来你英语成绩这么好的!按理来说你语文成绩也不会差呀?”小泽摸着脑袋说:“我不知道,反正我语文一直都是七十来分,从没上过八十分。”“不可能!”我马上应到。“老师,我没骗你,真的!”小泽解释着。看着他说得如此坚定,我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泽,根据老师对你的观察,你语文也一样能取得好成绩的。”“没可能的。”“如果你能按我说的去做,就一定能考上90分以上。”“老师,真的!”此时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接下来我一边找他的听写本一边分析他的情况:“你课堂上认真听课时都能回答出老师的问题,可见你很聪明,可惜你上课喜欢开小差;再看你的听写本,识字不理想……从明天开始,你若能专心听课,把老师讲的重点内容做好笔记,不懂就问,每次听写的词语要过关,坚持下去就能考上90分以上了。”“老师,你没有骗我?”他似乎不相信但又是多么渴望。

果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很明显他比之前认真多了,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不懂的下课后拿着笔记本马上出来问,并及时记下来;测试前就会认真复习笔记本的内容。一个多月过去了,一次测试卷终于发下来了,他考了88分。一下课,他就马上把试卷拿到我面前,指着试卷上红红的88分问我:“老师,你骗我,我这段时间这么认真,还是没考上90分呢?”我看了看他的试卷,指着第一道题对他说:“你看看这道题,知道什么知识你没掌握好吗?”“哦,我词语不会写。”我问他:“我不是跟你说每次听写词语要过关吗?”“老师,我明白了。那我以后凡是要听写词语的我都留下来,老师帮我听写。”听到他这么一说,我暗自窃喜:“当然可以。”自那以后,每当我布置听写词语,他当天放学必定留下来找我帮他听写,过关才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语文考试终于上90分了。语文成绩上来了,知道我没骗他,他就特别信任我了。一旦信任了我,他的恶习也在我的引导下也慢慢克服了。

孩子们在成长的路上,会出现种种“麻烦”,我们争取给遇到困惑的孩子给以帮助,给遇到挫折的孩子给以支持,给陷入消沉的孩子给以鼓励,给浮躁虚荣的孩子给以理智,给孤独不幸的孩子给以温暖。我们要肯定孩子的努力、肯定孩子的进步、肯定孩子的品德、肯定孩子在行为、习惯、态度等方面一切的向上、向善的表现……这样一定会让他们越过成长的沼泽地,成就自己最美好的自己。

最后,我想用书中最喜欢的话作为结束语:在时间的流产中,许多东西会消亡,许多东西会退化,唯有一样东西永恒不老,那就是“美”;教育,是一项向美而生的事业,我们应当成就教育的美。今后我要以郑英老师为榜样,努力追求向美而生的教育,把教育做得有滋有味,做真正走心的教育。用心做教育,做教育的有心人!

篇三:教育向美而生读后感3000字

今年暑期,学校又为我们推荐了一本好书:郑英老师的《教育,向美而生》。书中,郑老师以真实的故事、生动的表达和充满爱、充满创意的教育实践,展现出一位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情怀。

我深深的被她那种教育情怀所打动。这本书读起来非常有趣,强烈的感染着我,让我爱不释手。书里既有生活,又在平平淡淡的文字当中蕴藏着大道理。郑英老师热爱美好的生活、热爱美好的教育、热爱学生。在她的心目当中,教育可以非常生动有趣,需要你自己去领略创造,亲自尝试,亲自体会。

郑英老师说教育的过程就是与孩子一起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这是教育的任务,也是教育的价值所在。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美好的教育,源自教师美好的心灵。

一、美好的教育,首先要求教师是一个美好的人

在书中,郑英花了很大篇幅阐述自己如何成为一个美好的人。她认为,教师是学生最好的范本,要想学生朝着美善的方向发展,自己先要成为美善的典范。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言谈举止、处世方式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班主任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深刻。美国名师雷夫也强调,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身要做得更好。

郑英把“形象上的悦目”“气质上的赏心”“灵魂上的高贵”作为美好教师的三重境界,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之。

她认为,在人生的很多时刻,我们要用仪式来表达内心的庄重和虔敬,并赋予未来以期盼、祝福和新的意义。在她看来,生活庸常、细碎,需要一点儿情怀,这种情怀需要一点儿外部加持,这种加持就是仪式。为此,她用仪式感去擦亮生活、擦亮课堂、擦亮心灵,把原本一些无彩的日子变得光彩熠熠。正是因为重视仪式感的作用,在她眼里,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不是什么“苟且”,同样可以成为“诗和远方”,这也印证了工作即修行的道理。

怀一半诗心和一半匠心的郑英,过着有品的生活,过着有趣的生活,过着有情的生活,这从她的微信朋友圈可以得到验证。她不仅晒和学生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也晒家人之间的甜甜蜜蜜、幸福美满。

当然,郑英过上美好生活的一个前提,就是她在工作上的用心付出。也正是因为她提高了工作效率,才能游刃有余地完成各项工作,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自由空间。

所以,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教师应该要充分的完善自我修为,去追求美的三重境界:第一境,形胜;注重自己的形象,教师的形象,就是教育的标签,有了教育形象之美,才能有教育的未来之美。第二境,气胜;注重提升内涵,优雅从容的气质,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腹有诗书气自华。每个教师身上都有一种无形的气质,能对学生产生长久的熏陶和濡染,学生是教师的精神后裔,会传承教师的某些精神基因。若想学生朝着美善的方向发展,教师自己先要成为美善的典范。第三境,格胜。注重修行自己高贵的灵魂,做教育的行者,提升人格修为,铸就教育人生的高度。

二、美好的教育,还在于教师要基于学生立场成全学生

教师的作用要体现在学生的变化和成长上,除了学生的学业进步外,也包括学生人格的健全、心灵的美善等。

正如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要促进学生成长一样,郑英认为,教育也是一项关于美的事业,教育的过程就是师生一起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教师自身过美好生活,也要引领学生过上美好生活。

“对于教育,师法自然,才能一切皆然”,有了这样的认识,郑英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自然就坚持学生立场。她遵循学生爱玩的天性、爱美的天性、不喜欢被说教的天性、渴望被尊重的天性、渴望被关注的天性,采用针对性的方式方法,成全学生的天性,赢得了学生的心,成为学生心中的“自己人”。这样,为了实现班级的共同目标,大家都不遗余力,努力使班级成为一个有共同价值追求的真正的共同体。

她重视培养学生的欣赏力、创造力、匠心等,让学生成为一个有品的人。她认为,有品,是对美的深度认识,用审美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发现世界的美,或是创造出新的美。“在教育中,我们应当成为一个有品的教师,让自己富有美感和质感,同时培养有品的学生,让他们变得不俗、有风度。”

作为教师,要唤起孩子们对美的期待,追慕美好。郑英老师的聪明与睿智,让学生如春风拂面。她的幽默与风趣,往往给学生带来由衷的快乐。她不唯利只唯情,把繁琐的教师工作当成一生追求的最美事业,我感觉她的教育天地就仿佛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在那里面有蓝天白云,有绿草如茵,有花香鸟语,有牛羊成群,充盈着自然美、意境美,美不胜收。

她主张,“教育”一词的重心不在“教”,而在“育”,其目的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是向美而生的事业,从“育”开始,致力于培育出一个个有趣、有品、有情、有思想的活泼的人。

教育的过程就是与孩子一起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这是教育的任务,也是教育的价值所在。

她曾与孩子们相约在校园的二十四节气里,曾在每个节气走进八卦田,并拍下美好的图片,与孩子们一起分享,着意于引导孩子用一颗审美的心去审视周围的世界,去发现世界的美好,或是创造新的美好。

她每月开设一期“百家讲堂”,过一种有主题的教育生活,班级每个月开设一期,把各行各业、身份各异的人请进教室,与孩子们面对面互动交流,如同把社会生活的不同场景和截面挪到了班级,打开了孩子们观看社会的视窗,延长了教育的时空维度,让孩子们看见了更辽阔的美,大大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也提升了他们对事物的慧解。

她引领学生阅读,阅读让人知道“光”在哪里。教室的书柜里,有国学丛书,让孩子们轮换着阅读,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待毕业时,每人挑走自己喜欢的一本,权当是她的一份小小纪念品。郑英时常用带有精神成长媒介的物品当奖品,既传递了知识,又传递了感情,更传递了一种品质。

孩子们在成长路上,会出现种种“麻烦”,我们争取给遇到困惑的孩子以帮助,给遇到挫折的孩子以支持,给陷入消沉的孩子以鼓励,给浮躁虚荣的孩子以理智,给孤独不幸的孩子以温暖。我们要肯定孩子的努力、肯定孩子的进步、肯定孩子的品德、肯定孩子在行为、习惯、态度等方面一切的向上、向善的表现……定会让他们越过成长的沼泽地,奏响青春的协奏曲。

读了《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我深深地认识到:做教师,要勇于自我革命,修己度人,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美好的人。

最美的教育,莫过于师生互相启迪,彼此成全。这样的教师才能生出意志力量和信心,突破教师的职业困境,实现师生的共同幸福,一起走向美好的境界。

本文地址:https://www.zuowenzhou.com/zuoweizaiti/huati/1283666.html

  • 标签: 读后感 感恩教育作文300字
  •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教育向美而生读后感3000字(精选3篇)作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教育向美而生读后感3000字(精选3篇)作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CopyRight 作文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664号-2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