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机版首页 > 作文载体作文 > 观后感作文 > 石窟中国观后感(推荐12篇)作文

石窟中国观后感(推荐12篇)作文

 作者: | 阅读: 2.11W 次

篇一:石窟中国观后感

石窟中国观后感(推荐12篇)

这次暑假我阅读了一本书叫《中国石窟简史》是考古学家常青所写的,这本书也获得过“2021浙版好书年度榜”等荣誉,它介绍了石窟艺术逐步中国化的过程,展现了石窟艺术博大恢弘的形象气度与精妙绝伦的艺术特色,是一部绽放中国石窟文化艺术光芒的生动史书。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究。

这本书以全球史的视角切入从考古所见最早的印度石窟至中亚石窟、再至西域石窟和中原石窟摩崖修建的历史严格进行概述,指出中国所见最早的东汉时期的摩崖壁画均匀中亚的贵霜王朝有密切关联性,用以论证中国石窟从东汉到十六国时期均受贵霜王朝深远影响,在从时间上严格按照,讲述了各个朝代重要石窟。由西到东,由南向北,以时间发展为脉络讲述了我国石窟开凿历史和发展路径,地域和时空间的融合、继承、扬弃等等清晰易懂。

书中写的东西有很多,并且十分具体。比如,云冈最初开凿的这5所大型石窟,大体都是模拟椭圆形平面、穹隆顶的草庐形式,样子很像今天的大半个蒙古包。窟里的主像形体高大,占据了窟内面积的大部分。从石窟的内容与布局观察:18窟主像是一尊高15。5米的立佛,身边站着二菩萨与二立佛;19、20窟的主像都是坐佛,高度分别是16。8米、13。7米,身边分别有两身倚坐(双小腿下垂的坐姿)佛或立佛像,第19窟的两身胁侍倚坐佛像是在第二期补雕完成的。因此,这3窟的题材都是以三身佛像构成的三世佛,代表着过去的燃灯佛(或其他佛)、现世的释迦佛、未来的弥勒佛。

这一列5窟巨大的佛祖真容雕刻,是监造者昙曜精心策划、特意设计的。其实他们表现的还是五级大寺内那5位皇帝,按照顺序从西向东分配:20、19、18窟中的主佛,分别代表拓跋珪、拓跋嗣和拓跋焘;17窟那身还没有成佛的弥勒菩萨代表未即皇位就死去的拓跋晃;16窟的单身释迦立像,指的是当时在位的文成帝拓跋濬。在山岩中开凿出来的佛像是无法搬移的,比起五级大寺的铜铸像来,更可以长久地保存下去。这种企图以此维持北魏政权长治久安的做法目的是很清楚的。

这本书还介绍了历代典型风格的共性特征、以及特色石窟的突出个性,从东汉至晚清详尽石窟建筑、艺术手法的发展流变。在书末附录包括国内各省重要石窟的朝代、国家文物等级的统计表格,方便读者在阅读之后去定位参观。书后面的主要石窟分布图制作的非常用心,书中的知识非常值得学习和探索。

我们可以在这本书中学习到许许多多的知识,拓展我们的知识层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我们中国的石窟,这本书也被许多学者称赞,里面将石窟的历史文化通通记了下来,还有精美的图片,一整本书看下来后,感觉好像也跟着游览了一遍各地的石窟,犹如在家旅行一样,非常推荐大家在空余的时间里可以去看看。

篇二:石窟中国观后感

《中国石窟简史》全书从石窟艺术的起源说起,重点就中国石窟寺的发展历程,进行总体描述,使读者不仅对石窟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且,还能唤起更多的人,投身到文物保护行列,让这些闪耀着民族智慧的艺术瑰宝,继续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时代光辉。

中国石窟集建筑、雕塑、壁画、书法等多重艺术于一体,是佛教文化的结晶。本书在讲述中国石窟整体概貌的同时,严格按照年代顺序,依次详解了十六国、北魏、隋唐、五代、两宋、元、明、清等不同年代的石窟演绎史。针对一些重点石窟的由来、开凿时间、主持者、地质特征等信息,分门别类地予以解读。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石窟不愧为一本厚重的“大书”,它不但鲜活地融入了华夏各民族的宗教信仰、社会风尚,而且集中反映了各朝代的经济发展、文化交融等情况。

翻阅这本“大书”,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外石窟艺术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历史。充分说明中国石窟绝非凭空而来,而是在充分的比对、激烈的文化碰撞中诞生的结果。正是这种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化交流,让我们的民族匠人,秉承着工匠精神,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创新求变,最终形成了中国石窟俊逸华美、高大挺拔的独特风格。

回顾一千多年的中国石窟史,勤劳智慧的众多工匠,爬山涉水,涉江过滩,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攀上高高的山岭,以其高超的技艺,融入巧妙的哲思,为我们创造出一大批灿如繁星的石窟佳作。例如洛阳龙门石窟,耸立在质地坚硬的寒武、奥陶纪石灰岩上,在它的表面雕刻着精细纹饰与形象。大同云冈石窟,修建在较为松散的侏罗纪砂岩上,雕凿有一系列宏伟的大型洞窟。敦煌莫高窟,则挺立在大漠深处,在砾岩上抹泥层,再制作泥塑像或绘壁画。可以说,每一座标志性的石窟在建构、凿造、绘制的过程中,都各有各的特色。或深深融入华夏的血脉,或氤氲古老的中华风情,或彰显浓郁的中国气派,最终成为各民族团结和睦的有力见证。

《中国石窟简史》精致、简约地还原了中国石窟的生成史,是一部杰作。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荣新江给予了中肯的评价,他说:“中国石窟是系在丝绸之路上的一串明珠,是展现佛教艺术的一幅绘画长卷,是排列有序的一条雕塑长廊,是述说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部厚重史书。这一切,都通过作者精妙之笔,呈现在读者面前。”通过这部中国石窟发展简史,得以领略到众多石窟寺的风采,这些荟萃着文明交响的艺术珍品,镌刻着千年不变的中华魂,值得我们用心守护。

篇三:石窟中国观后感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常青老师著作的中国石窟简史,这是一本及佛教与石窟艺术融为一体的书籍。全本书一共有十个章节,从石窟艺术的源头开始,由西向东,经过西域,丝绸之路,到达山西又转到洛阳,同时开始在北方辐射。作者从世界到中国、从古至今,简要的呈现出中国石窟的发展历史。也让我了解了原来石窟与佛教和艺术的关联与重要性。

中国的石窟艺术源于古印度,而印度的石窟历史源于希腊的雕塑艺术。随着东汉末年佛教的引入,石窟艺术也开始在中国起步发展,随着佛教在中国的盛行,石窟文化也发展的越来越强盛,从魏晋至隋唐,中国石窟艺术逐渐结合中国本土文化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化风格,达到鼎盛。书中紧密结合朝代更替相关历史事件,让我不仅了解了不同石窟的文化历史特色更了解了一些史实。下面就让我来讲讲书中让我感动比较震撼的石窟吧!

气势磅礴的艺术巨制—初唐石窟寺,当我读到这个章节标题的时候我就被气势磅礴那四个字所吸引,为什么初唐石窟寺被作者称得上气势磅礴,我带着疑问进入阅读,书中我了解到石窟寺是建立在山崖上的,它是模仿地面佛寺来建造的,主要用来拜佛、起居和修禅,因此石窟中往往有雕刻的佛像。唐代一共有247个石窟洞,是从石窟历史文化传到中国之后修建石窟最多的一个朝代,所以说是气势磅礴。比较著名的就是唐代的云冈石窟。书中描述到进入后室中央盘做的就是云冈第一大佛,这尊大佛双腿盘做高17米,大佛裹衣博带,通肩袈裟,头顶为蓝色罗鬓,佛面五官轮廓清晰,白毫点朱,细眉长目,鼻准方直,双肩垂耳,给人一种端庄严肃的感觉,读到这里我仿佛置身于大佛面前抬头仰望着高大雄伟的大佛,感到无比震撼,不禁感到古人的智慧和工匠之伟大。

书中还有一个我听说过的石窟名为敦煌莫高窟,经过阅读让我更加了解了敦煌莫高窟的发展历史和艺术文化,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大西北的一处蛮荒的地方,莫高窟四周沙丘林立,几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壁山崖上,莫高窟保存着2000多座彩塑,每一座彩塑都神态各异,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动作和表情都惟妙惟肖,我们不得不赞赏古代人的智慧与艺术的高尚。敦煌莫高窟不仅仅有各种各样的佛塑还有一幅幅美妙绝伦的壁画,每一幅壁画都在记录一个故事,最有名的就是飞天壁画。壁画上的每一个人物都如同真的一样在人们眼前m翩翩飞扬。只要你进了莫高窟就犹如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艺术殿堂。

读完了这本书我不仅仅了解了文化,还了解了不同石窟的历史特色,书中还将各地的石窟图片与文字相结合,让我读的时候就像走完了一遍中国的石窟,希望在以后有能力的情况下自己可以去实地走走,去实地感受石窟艺术和文化的魅力

篇四:石窟中国观后感

历史,像一桶酒,年份的增加,氧气的进入,发酵的作用,给予了它独特而醇香的风味。而在历史波涛中踏浪的创造者们,他们给历史留下或多或少的一笔,引得人们更想去探索那风味的组成。而这长河中,宗教的出现使人们的内心有所依托,与艺术融合,也为世界留下瑰丽宝藏。

在初中,我们就知道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与佛教。而最早出现的,是源自印度的佛教。佛教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宣扬世界是“苦”的,正所谓“苦海无边”,而人的痛苦则是由自身的愚昧无知产生,而信仰佛教去修行,才可以去除自身的愚昧。同时佛教也主张轮回,因果报应等,所有的所有,都有轮回报应。

暑假里,我阅读了常青先生的中国石窟简史。虽然许多地方读得一知半解,但依然被佛教文化以及丰富多样石窟所震撼:

石窟寺,是提供给僧侣们去修行,与神佛交流的所在。石窟寺源自印度,类型大多分为:塔庙寺,佛殿寺,僧房窟,大像窟,佛坛窟,小型禅窟以及没有特定形式的石窟寺。石窟寺的开凿,多是就地选材,因地制宜。因此中国博大的土地上,各个地区的石窟都有所区别,但都表达了对于佛的敬仰,人民对于洗涤自己灵魂的渴求,以及匠人僧侣们的巧思与高超技术。

作者常青先生从石窟寺传入中国之时开始讲述,详细而专业地对中国石窟的发展历史做了总体的描述。梳理了中国石窟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的纵横发展,一一例举了各个石窟的故事,讲述了石窟与对应朝代的政治,经济,人民日常生活的关系。以时间为经、以代表性石窟为纬,展现历代石窟总体风貌,并细化到各代各地具有代表性的石窟其由来、开凿时间、地质特征等各方面的信息。宏大的历史面前,人类如此渺小又同时伟大,他们创造,传承,让历史的河永不干涸,让后人去知晓那一段岁月。在探索的时候,才发现时间给予文化的美,一种让人内心宁静而震撼的一种美,一种力量,一种民族自豪感。

2019年的盛夏,没有疫情,没有特别的热,父亲带着我跟母亲自驾去了新疆。从杭州出发,探索祖国的河山之美,到壶口瀑布,到革命圣地延安,到赛里木湖,到天山天池,到喀纳斯,到榆林窟,到黄鹤楼。当地的风土人情与自然水乳交融,无一不让人感叹自豪。旅途中的一站,我们到了甘肃瓜州的榆林窟,又称榆林寺,万佛峡。石窟寺倚着榆林河峡谷两岸的峭壁而建,因河岸边榆树成林而得名。因为没有莫高窟的名气盛,所以人并不那么多,虽然顶着烈日,却不嘈杂,在石窟内听着讲解员的讲述,内心也逐渐宁静下来。记得类似于抽盲盒,一些主要的大的石窟是买了票就可参观的,其余小的石窟则是看运气分配。其中的壁画佛坛都无一不精美,有一部分却缺失了,讲解员说是被很早以前被倒卖给外国人,流落海外。感到惋惜的同时,我同样被壁画的色彩之美所吸引,岁月抹去了起始的艳丽,静谧的美,清淡而给人宁静的力量。也许这便是旅行的意义,文化流传的意义。给予我们对自然对生命的思考,给予我们内心深处宁静的力量,在浮躁中沉淀,在磨砺中成长。

也许我并没有完全读懂石窟寺的历史,但世界之大,人生还长,总有一天可以一睹其风采。

篇五:石窟中国观后感

中国石窟艺术起源印度,全书一共十章,十二个主要部分,空间上从石窟艺术的源头开始,由西向东,经过西域、丝绸之路,到达山西又转到洛阳,同时开始在北方辐射。

细数各朝石窟开凿的由来和过程,石窟与当时政治、经济、人民日常生活的交织关系,以时间为经、以代表性石窟为纬,展现历代石窟总体风貌,并细化至各代各地具有代表性的石窟其由来、开凿时间、主持者、地质特征等各方面的信息。

本书的意义,在于合适的篇幅、合适的深度,引导读者对一千多年的石窟艺术展现。而南北的对立,也在佛教艺术汉化的过程中,逐渐融合。艺术的起源和历史的发展开始完美统一。

石窟艺术的发展从抽象到具体,只有更具体才能使观看者增加对美好世界的向往。石窟艺术的发展从找到仙道到人道,石窟壁画的发展过程与文艺复兴中艺术的变化相似,从天堂到人间,石窟后期的山水画的增加,五台山等风景的加入与文艺复兴艺术变化相似。考古学家常青熟知各种散落在全球各地的中国历代佛教艺术丰富资料,以全球史的角度切入展开探究,书中紧密结合朝代更替相关历史事件,让读者结合史实,理解了不同石窟的历史特色,同时,书中将各地石窟图片与文字解释、佛教故事结合,犹如走了一遍中国名门石窟,有了居家以来久违的震撼。真正是让我震撼的并不是书,而是那种生活在历史中,特别是书中起伏的历史中的感觉,我在看历史的时候,会去幻想自己穿梭于那个时空,幻想自己是某朝代的牛人。然而当我真正看向自己所处的这个时空中,心中难免不会觉得自己生活的平庸和枯燥,暑假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仿佛一个个没有意思的数字,除了感慨假期的天数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珍惜的了。中国石窟简史严格按时间为序简述历朝历代重要石窟,对于整体上把握和学习很有用,书后的主要石窟分布表和分布图非常有心。看后很想重走部分之前有点浮皮潦草的游历不过,如果要对具体某一个石窟深入了解还需借助其他更专精的书来弥补,毕竟大部分石窟的雕凿历经多个朝代,于是也就打散在了这本书的各处。

历史在前进,我们的学习犹如这激烈的变迁,历史虽然在改变,但我们的雄心壮志决不会变,我们要在学习的过程上力压群雄,在顺境中不骄傲,在逆境中奋发向上,赢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在这天空下展翅翱翔。

再往后的发展,佛教艺术从高高在上的彼岸天国,经过宋朝回到了世俗人间。最后的晚霞辉煌后,也随着历史的足迹,逐渐衰败,空间的发展线路和时间的历史走向交融向前。

可见历史上的精彩。一水遍滠一切月,所谓的一花一世界,一念一如来,就是从小处领悟大智慧了。

篇六:石窟中国观后感

1921年7月23日,这一天,是我们党成立的日子,它如同一团熊熊烈火,给华夏大陆重新带来光明与希望,当然,在那漫长而艰苦的觉醒年代,更少不了千千万万的爱国志士,他们也积极投入到了斗争与建设当中。

很多时候,我们都曾想过,人生应该如何度过,如何才能过得更有价值、更不虚此生,也就是,一个人活着,应该考虑为人世间做点什么、贡献些什么,为历史留下些什么。《中国石窟简史》就记录了这样一位不枉一生艺术家,他的生命平凡却伟大,他是常书鸿先生。

常书鸿降生于1904年的惊蛰时分,他出生在西湖边,早年作为教育部的公费艺术留学生,求学法国里昂,他在里昂中法大学美术专科的学习就好比是如鱼得水,在石膏素描班里颇得赏识,后被举荐致窦古特教授的油画班,教授对他的画作也是十分看重。在他正式在里昂安身之时,他的情人陈芝秀也来到里昂,在妻子的陪伴下,常书鸿更是完成了许多以妻子为原型的人物画作,他的油画静物更是写满了那个夏天的每一页,不久,在窦古特教授的推荐下,他的多个画作得奖,顿时名声大噪,可谓是因画功成名就,事业生活双丰收。

但恰恰在这个时候,他在一个书摊偶然翻开的一本小画册,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那是一部《敦煌石窟图录》,由六本小册子合订而成,里面有甘肃敦煌千佛洞壁画和塑像图片,常书鸿彻底被这些壁画所打动了,书页像秋风中的落叶在他手中簌簌翻飞,一遍又一遍,因为当时买不起书,所以几天后他来到吉美博物馆,那里还有许多来自敦煌的彩色绢画和资料。接连几天,他都在吉美博物馆流连,这时候,一个想法在他心里萌生——回祖国去。于是,他说服妻子与刚出生的孩子,怀揣着对艺术痴迷的热爱,在1936年,放弃了法国的安定生活和创作环境,在战火纷飞的中日战争乱世中,回到祖国。1943年,他又几经转折抵达敦煌莫高窟,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极其匮乏的物质条件下,筹备建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即使当时根本没人想去敦煌,他还是找到了几个志同道合的研究人员,踏上了壁画艺术研究之路。

到敦煌去!到敦煌去!常书鸿带领着他的团队,驾着辆破旧的敞篷卡车,望敦煌驶去。卡车隆隆地响着刺耳的声响,可在这个时期常书鸿听来,却雄壮之极,因为他觉得那是上天为他们的出发而发出的雷霆式的礼赞,寒风刺骨,如锥如钻,直往人的骨头缝里钻!来到莫高窟千佛洞,在蓝天丽日的映照下,常书鸿朝思暮想的敦煌千佛洞,敦煌莫高窟,现在就像一架镶金嵌玉的珠宝锦绣屏,以无与伦比的美丽,以难以言喻的生动,炫人眼目地横陈在他的面前,就这样,他在这里扎下根来。

此后风雨人生中,常书鸿尝尽了家庭离散、横遭迫害的苦酒。但即便如此,他一生都保留着这样一种使命感:敦煌艺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舍命也得保护它。

今天,在新中国无比辉煌之际,作为国人,我们应当铭记常书鸿先生对敦煌壁画艺术的研究与保护,因为这无疑是祖国文化艺术最璀璨的财富,当然,我们也更应当铭记,千千万万像常书鸿先生一样的爱国志士,正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我华夏文明无比闪亮。

篇七:石窟中国观后感

暑假里抽闲读了常先生的《中国石窟简史》,从石窟艺术的源头印度讲到中亚至西域,再说中原十六国以及北魏、南北朝、隋、唐、宋、元等朝代更迭中石窟的文化变迁发展还有其形成的深远影响,仿佛眼前即是一尊尊面容慈悲、衣纹细腻的造像,正缓缓地向我细说着他们一段又一段瑰丽却曲折的发展历程,还有这些实物后社会的变革,政治、经济与文化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文章中常先生叙写的石窟建筑的雕凿艺术的演变,基本涵盖了几个比较重要的石窟寺,让我很容易理清整一条历史线索的总体脉络。而有些令我遗憾的是单单依靠此书难以深入了解石窟个体并挖掘其更加深广的内涵,且好像没有看到道教的龙山石窟在书中被提及,在学术性和专业性上难免有所缺失,不过就全书篇幅长度的限制和大众阅读的一般需要来说如此已经足够了,至于这本书中没有的内容也可以通过阅读其他书籍来作为补充。而要说这本书最令我影响深刻的地方就在于它极强的故事性,书中巧妙地将充满了神话浪漫色彩的陆离光怪的佛本生讲述得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不仅一改往日影响中石窟研究极其晦涩难懂的印象,更是能够吸引我不断往后阅读。

记得书中有一篇写到了设头罗健宁王舍身为鱼施饥民的几窟壁画,是从《贤愚经》中得来的故事。大概是说逢着旱年,尽管设头罗健宁王将国库的所有粮食都供给于黎民百姓,却依旧无法维持大家的需求,随之而来的大饥荒还有死亡的阴影包围了这片土地。国王对着四方施礼发誓,如今这里生民涂炭,百姓饱受饥饿折磨,我情愿化作一条大鱼,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救济苍生。他说完这句话便投河自尽,水面漂浮着的尸体果然在河中化生成为了一条大鱼。在河边工作的木匠们正拿着各自的木锯和板斧准备砍伐树木,听到河水里的大鱼对他们说:“如果你们感到饥饿,那么就请来吃我身上的肉吧。”于是木匠们来到鱼的旁边,纷纷割食鱼肉,饱餐了一顿。这个消息很快被人们在镇上辗转相告,大家都来到了这条河边分食鱼肉,鱼的一边被吃尽了就会自己翻身给大家吃另一面,等整个鱼身都被吃尽了,又会苏生出一条新的大鱼。如此死亡又再次重生,最后解决了城中所有居民的食物问题,安然度过了这次饥荒。国王牺牲了自己以延续人世间的万千生命,在献身后只能以一条鱼的形象重新回到人们之中。这则故事表现出当时民众生活的习俗风尚和舍己为人的高尚美德,不仅对佛教文化进行广泛传播,还满足了教化信众的必要需求。至于这片壁画所存在的龟兹石窟,是各大文明交流融合文化碰撞汇集的古丝绸之路的宝贵结晶,其繁荣瑰丽的文化源远流长、兼融并蓄,在文化的茫茫大漠上留下了海纳百川与多元包容的辉煌印记。促进了佛教文化的发展,并对中国的敦煌石窟甚至世界艺术未来数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部《中国石窟简史》,无论是在坚硬的寒武、奥陶纪石灰岩上的雕刻着精美饰纹的洛阳龙门石窟,还是在松散的侏罗纪砂岩上雕凿的宏伟饰案的大同云冈石窟,又或是在砾岩上泥制塑像和刻绘壁画的敦煌莫高窟,都以他们独特的姿态呈现在我的眼前,向我倾诉着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大地上道不尽的辉煌岁月。古代建筑、绘画、雕塑、宗教、哲学的一桩又一桩奇迹,一代又一代人的血与泪铸就出的艺术殿堂,我们应当用心去守护这延续千年的文化瑰宝!

篇八:石窟中国观后感

伴随着《中国石窟简史》的阅读,步步体会石窟艺术的中国化,深入了解石窟艺术博大恢弘的形象气度与精妙绝伦的艺术特色,绽放中国石窟文化艺术光芒……《中国石窟简史》让我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历代艺术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中原兼容众善、合而成体,胡地则民风彪悍、性格豪爽;佛教渡人渡己,道教则顺应天命。

安岳县峰门寺的佛像修复前既有唐代粗犷古朴的刀法,又有宋代写实的特点,衣饰厚重,衣褶折皱、翻卷清晰可见,而经过所谓修缮后的造像,用了如此鲜艳的颜色,让原本充满仙气的佛像一秒下了凡;没有了佛像原本的出尘气质;资中东岩的佛像更是变成了地主家的傻儿子……

随着时间慢慢向前,过去的艺术在被一点点的消费曲解,“威尼斯水城”“泰晤士小镇”“哈斯塔特村”……前不久,有媒体盘点出十大“山寨”小镇,因缺少本土灵韵,就像鼓胀的气球被抽走了空气,给人以枯萎干瘪的味道。

这正是城市建筑贪大媚洋的一个缩影。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一些地方罔顾城市的文化传承,导致城市建筑乱象横生,而城市记忆则在推土机下化为瓦砾,城市文脉出现断层,社会公众反映强烈。正如学者所言,我们同过去的文化渐行渐远,同浮华越来越近;同传统越来越远,同山寨越来越近。

现代化固然伴随着工业轰鸣与都市气息,但那并不意味着城市只能是坚硬的钢铁水泥森林。我们对过去的修复,对未来的建设不只是随意的搭配,更是对历史的延续,如果斩断了历史文化脐带,就只能在所谓的审美世界里无所适从地流浪。就此而言,贪大媚洋、以洋为尊、以洋为美,不仅是一个审美趣味的问题,更反映着深层次的文化迷失。

我们不能以为高楼大厦越多,就越是现代化;更不能以“现代化”的名义,将凝固着历史记忆的城市建筑拆除,做出“拆真古迹、建假古董”之类的蠢事。建筑也是富有生命的所在,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贴地的音符,每一个建筑都在穿行的岁月里留下沧桑的故事。

先前北京大雪,“到故宫拍雪景”成为人们周末的一大盛事。“白雪镶红墙,碎碎坠琼芳,美得这么安静”,人们徜徉在红墙朱门、黄瓦绿窗里,感受着时间的吐纳与呼吸,在思接千载中寻觅着此心安处的慰藉。这从一个侧面生动表明,历史留下的点点滴滴不仅是我们生活的场所,更应该是一个安放心灵的意义象征。

中国古代建筑独特,将哲学想象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历朝历代的宫廷建筑,体现“一阴一阳谓之道”的辩证哲学,讲究“中轴对称”“面南背北”;发源于民间的徽派建筑,虽为人作、宛自天成,达到了“青山云外深,白屋烟中出”的和谐境界,体现了“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精神追求。“建筑是对世界现实和人类生存的一种表达”,城市建筑从来都不只是砖瓦的堆砌,而是记录着不同时代的阴晴圆缺、悲欢离合,文物文化亦是如此。

《易经》道: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天地之间,事物的运行和发展规律总共有五十,只能衍生出四十九,被遁去的其一便是天机,我们在历史一线洪流生存发展,继往开来。

篇九:石窟中国观后感

飞天、敦煌舞、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零零碎碎的名词,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翻开《中国石窟简史》——原来,石窟艺术的魅力远不止于此!终于理解为何樊锦诗、常书鸿等人会将青春和生命付诸石窟研究。

那是佛教的记录!佛本生故事是石窟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本生”即释迦前生的神话故事,克孜尔石窟的菱格画记录了多种版本的本生故事,如舍身化鱼供人食用以救苍生,又如作为猴王以身作桥助同伴逃生,无论何版本的释迦都有着舍己救人、大慈大悲的特点,从而可见佛教众生平等、众善奉行等主张。宾阳中洞浮雕雕有帝后礼佛图,真实地反映了帝王显贵们崇信佛教的情况。各有特色的石窟,内容丰富的壁画、浮雕,我们可以看到前人对佛教的崇拜,可以了解佛教的主张、修行方法,对于如此背景宏大的宗教,“尊重”二字不仅仅是口号。

那是艺术的记录!古阳洞中有丰富的造像铭记,这些碑刻都是精美的魏碑体书法作品,是研究北魏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佛像服装从通肩式到披覆大衣,衣纹从简单到线条清晰流畅,以及世俗供养人的形象,都可以帮助人们恢复当时社会的服装;克孜尔石窟的壁画,莫高窟中塑绘一体的艺术形式,麦基崖敷彩的泥塑,种种形式,造就了色彩丰富、风格奇异而有庄严的石窟。石窟的一切,一方面给人带来美的体验,另一方面为艺术的研究提供珍贵资料。

那是思想的记录!云冈第一期石窟的佛像形体丰厚壮实,蕴藏男性的力量与魅力,如20窟的大坐佛面相方正、五官宽大、神态庄严,反映出勇武雄健的民族审美意识;但第三期石窟的佛像却是褒衣博带式大衣和秀骨清象的结合,体现出汉族人保守的思想以及当时人对隐逸高士的仰慕追求;而到了路洞的佛像又变“胖”了,反映出人们以丰满健康为美的新思想。佛像的风格变化反映着人们在各个时期审美、思想的转变,足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与时俱进。

那是历史的记录!古阳洞众龛排列于主像两侧,反映出帝王将相的从属关系。炳灵寺壁画中,女供养人的服装与顾恺之作品中贵族妇女相同,由此可见西秦国学习东方文化;鲜卑族人开凿的云冈第二期石窟中,造像穿着南朝流行的佛和菩萨装,这实是因为孝文帝改革汉化,包括建筑、装修、画像石布局等都可见汉族文化对佛教艺术的影响。现实生活风貌、文化交融等在石窟中都得以体现。

石窟就像一台照相机,时光逝去它仍在,记录着从古至今历史变迁、思想变迁、艺术变迁、佛教变迁。读懂石窟,也就读懂了时代。

篇十:石窟中国观后感

《中国石窟简史》这本书从石窟传入中国之始切入,对整个中国石窟寺发展历程进行总体描述,详细梳理了中国石窟寺自西向东、自北向南逐渐推进的历程,细数各朝石窟开凿的由来和过程,石窟与当时政治、经济、人民日常生活的交织关系,以时间为经,以代表性石窟为纬,展现历代石窟总体风貌,并细化至各代各地具有代表性的石窟其由来、开凿时间、主持者、地质特征等各方面的信息。

中国石窟存在历史悠久,最早由西域传入,明清时期逐渐减少,地面佛寺成为信徒追求理想的去处。上下也有千年历史,在这千年岁月中,受各时期政治文化文明影响,文化兼容修建出的石窟寺也具有不同风格韵味。我国石窟分布位于四川。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一带居多,除此之外东南西北各地也有石窟均匀分布,可见佛教石窟文化普及影响之深。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佛教石窟的建造同样有着久远的历史。石窟作为佛教的载体,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信仰、价值观念,它的兴建更是显现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中国的石窟最初沿袭印度的石窟模式,后来经过不断地发展演变,融合其他文化风俗,最终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特色。这一座座石窟虽然历经了千年的风霜洗礼,但至今依然散发着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这本书简要讲述中国石窟的发展史,并对著名的石窟从石窟建筑、石窟造像、石窟壁画3个方面进行介绍,让读者对中国石窟有所了解,同时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由于佛教提倡遁世隐修,所以僧侣们往往在山谷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这种建筑形式被称为“石窟寺”,是最早的佛教建筑形式之一。石窟寺一般开凿成长方形,入口处有门窗,中间是僧侣集会的地方,两边是住房。僧侣们在石壁上雕刻佛像、绘制彩画,或在中心石柱上雕造佛龛、佛塔。

公元前3世纪,佛教在古印度达到鼎盛,并开始向外传播。佛教正式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时期,后逐渐兴盛起来。开凿于南北朝时期,位于新疆拜城的克孜尔石窟是中国最早的石窟之一。这些石窟大多因地取材,建造简单,有的洞窟前面还有前堂。洞窟内有泥塑像和壁画,佛像保留着印度风格。至公元5世纪,汉族地区最早的一批石窟寺形成,这其中包括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永靖的炳灵寺石窟、武威的天梯山石窟。至此,中国佛教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佛教石窟也开始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很悲苦,佛教所宣扬的来世观念给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带来了安慰。再加上统治者为了安抚民心,也积极推动佛教传播,因此这一时期佛教兴盛,而佛教石窟的开凿也进入高潮。很多著名的石窟均建于此时,如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河北邯郸的响堂山石窟。

早期开凿的石窟无论是窟形还是造像题材都带有明显的印度风格。石窟可分为三类:一是僧房,一般无雕塑;二是禅窟,有的有雕塑、壁画;三是供礼拜和举行其他宗教活动的洞窟,数量最多。造像的种类有石雕、泥塑、石胎泥塑等,而早期多为单身佛像,在北魏时期增加了二胁侍菩萨。佛造像的形象也是比较接近印度人的形象,鼻子高大,嘴唇很薄,肩膀宽厚。不过到了魏晋南北朝后期,石窟造像开始逐渐带有了中国的特点。佛造像身材瘦削,长相清秀,脸比较长,脖子变细,身穿汉地服饰,衣服很宽,随风飘动,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

此时期石窟内的壁画大多是佛像及人物形象、动植物、佛教故事等。除此之外,还增加了出钱开凿石窟、建造佛像的供养人的形象,上到皇帝,下到百姓都有。壁画的题材主要是佛本生故事(释迦牟尼修行、教化众人的善行),佛传故事(释迦牟尼出生、成长、修行、成佛、涅槃等传记性故事),以及飞天。

隋唐时期,国力昌盛,统治者重视佛教,佛教的传播达到顶峰,石窟的建造也随之进入一个鼎盛阶段,石窟规模进一步扩大,石窟内的造像数量增多,内容更加丰富,佛像的形象也更加中国化。这一时期的石窟艺术是中国历代石窟中成就最高的,有很多精品。

隋代早期的石窟中,佛祖造像额头宽大,头部和颈部较长,项下有横纹;而菩萨多头戴花冠或发髻冠,佩戴有璎珞,身体比例略显失调,动作状态略显僵硬。在隋代后期的石窟中,常见的造像形式为一佛、二菩萨,佛像容貌端庄,体态丰满,衣服贴体。菩萨像多身体修长,背部有莲瓣形大背光,整体呈前拱形,上端尖锐,下饰火焰纹。

唐代石窟的造像常见的有佛、菩萨、罗汉、金刚等。菩萨像端庄大方,金刚像则强横暴躁,体现出鲜明的性格。单体造像大都形体庞大,体态丰满、圆润,强调肌肉的线条,体现出一种健康丰腴之美;群体雕像讲究感情的交流,也有的佛造像动作夸张。这一时期所造的佛像对细节处理十分细腻,达到了全新的高度。隋唐时期的石窟壁画也非常精美,内容更加广泛,表现手法十分成熟,现实性很强,而且透露着国力昌盛、人民精神昂扬的气势。中国的石窟艺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主要体现在建筑艺术、造像艺术和壁画艺术等方面。宏伟壮观的建筑,神圣高雅的造像,五彩缤纷的壁画,是构成石窟艺术的基本元素。

这些绵亘千年的石窟艺术、凝结着艺人工匠的智慧,为我们留下来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也是世界的文化宝藏。

篇十一:石窟中国观后感

立足蔚然壮观的石窟,仰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脚踩支离破碎的沙地,书写鲜为人知的历史。常青老先生从河西走廊走向西子湖畔,从国内走向国际,四十年的追寻,写成了《中国石窟简史》。详细地介绍了自东汉至清朝石窟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他们在不同时代所展现的艺术风貌。

溯本求源,印度的文化对中国古代石窟是不断影响的。早期在佛教与希腊文化撞击下所产生的犍陀罗艺术,中世纪的笈多艺术以及稍晚时候的波罗王朝艺术的渗透下,随着贵霜帝国的建立,打开了南亚与中亚之间的屏障,为佛教的东传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石窟艺术由此产生并发展。晚期时候,藏传佛教的输入使中国石窟文化有了新的发展。

品石窟之程

从印度至中国,石窟的中国化进程永不止息。魏晋至隋唐,中国的石窟艺术不断中国化,世俗化,有了自己的风格。而到了宋元时期,石窟艺术有了新发展。

莫高窟的前世——北凉石窟,作为印度佛教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合璧。艺术风格以印度及西域为主融入中原风格。兼有西域人和汉人,石窟的中国化进程由此打开。

洛阳龙门石窟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其中的“龙门二十品”所代表的魏碑体,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精华。龙门石窟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相融合开凿而成。融入了对本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的悟性与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

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的大足石刻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在艺术上“神的人化与人的神化”达到高度统一,因而成为中国石窟艺术更加世俗化的结果,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

宋元时期的佛教逐渐与印度的传统佛教脱节。佛教不再受限于上层贵族,而是不断融入平民的日常生活。杭州飞来峰就是南宋时期佛教逐渐中国化的产物。作为杭州飞来峰的标志——布袋与十八罗汉造像,展现中国石窟艺术的新发展。

元代在佛教的影响下,出现了特殊的山西太原吴天观道教石窟群。融入了浓厚的元代色彩。老君三尊像“三清龛”,受佛教影响很大,但所有的人物形象和服饰以及台座装饰等都是元代样式。只是在雕刻手法上略有不同。

继石窟文化

岁月骛过,山陵浸远,大江奔涌,时代召新。自东汉至明清,石窟艺术产生,发展,不断中国化,世俗化。新时代的石窟艺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但问少年郎,何不驻足石窟,话说中国史?

篇十二:石窟中国观后感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茫茫大漠,星光四散,君不见前朝城外远山驼铃响,戈壁平地起高窟;君不见后人踏破鞋底四十年,墨水滴滴铸成册。北宋理学家张载曾励已勉人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文化的传承永远是时代不可或缺的主旋律之一。

本书最打动我的除了历史盛衰兴亡的可叹,就是作者对石窟文化记录传承的苦心了。中国石窟文化蕴含丰富,却分散各地,要将它们一一考察汇总,着实是一项大的工程。而本书作者常青老师,就如同穿梭在历史长河中,为世人拾起河底遗落的宝石的,将尘封的中华石窟写向未来。在研究石窟艺术的几十年,他一直抱着满怀的坚持与热爱。在《中国石窟简史》中,他以考究却易懂的文字,真实多样的照片,生动地在书中为读者呈现了石窟的面貌与魅力,对石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这份作用不仅体现在对文物的深一步研究上,更体现在唤起了更多普通读者民众对中华文化的的兴趣和自信。一人,一笔,行走在天地间。这是我读《中国石窟简史》时的第一感受。我想我能看见他踩着风走过戈壁,衣襟兜满黄沙,走入石窟的那一刹那,昏暗洞窟里惟有上千年的壁画隐隐约约闪着璀璨的光亮,那是先人的智慧和艺术,记录着当时的宗教信仰、文化经济,生活审美…;能看见他穿过江南的层层竹林,拂开枝叶,清泉从石缝中滴落下来,映入眼帘是一片典雅肃穆,佛像闭眼微笑,多有残蚀,慈悲依旧。在寻找石窟的途中,他或许也在寻找自我,将精神寄托在石窟艺术之中,为流浪的心灵求得安顿之处。

常青老师的经历有时是令人不仅敬佩,且羡慕向往的。在这个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少有人能不嫌路遥车马慢,到头混混沌沌事无成。倘若能在爆炸的信息流中寻一处宁静,潜心钻研,沉淀自己,厚积薄发,那多是一件美事。抽丝剥茧般从文物古籍中寻找蛛丝马迹,细探古人的习俗生活,看佛本经里设头罗犍宁王自愿化身大鱼供饥民填腹;走遍四方,实地感受文化的气息,对话千年的回音,娓娓道来那些鬼怪仙人浪漫奇幻的故事。只有当我浸身于石窟所蕴含的宏大历史当中时,才能深切感受到自身的渺小,慨叹人为世事若精卫衔微木以填沧海,微矣;感到人以过客经世,山不改面月不消,守得自我即可安。但忆林语堂曾言:“每个人的生命都相似,只是点缀的希望和理想使它有所不同。”是以愿凭过客身,寻此远行路,细嗅径边草,滴水入江河。

本文地址:https://www.zuowenzhou.com/zuoweizaiti/guanhougan/1300578.html

  • 标签: 石窟 中国 观后感
  •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石窟中国观后感(推荐12篇)作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石窟中国观后感(推荐12篇)作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CopyRight 作文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664号-2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