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机版首页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2022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措施(精选8篇)作文

2022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措施(精选8篇)作文

 作者: | 阅读: 4.04K 次

篇一:2022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措施

2022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措施(精选8篇)

“五一”假期将至,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为确保全省人民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祥和的“五一”假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五一”期间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了XX省“五一”期间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具体如下:

1、严格限制中高风险区及所在县区人员来甘返甘,对中高风险区及所在县区来甘返甘人员分别落实14天居家健康监测和集中隔离措施。有疫情的省份来甘返甘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实行“提前报”“落地查”“落地采”“落地控”和分类管理措施,对红码、黄码人员,继续分别执行14天集中隔离、14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对绿码人员继续实行3天健康监测,期间2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后可有序流动。来甘人员在抵甘前1天须向所在社区(村)、单位、宾馆酒店报备。抵甘后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对因瞒报、谎报、迟报和不履行个人防控责任造成后果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2、继续暂停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暂停跨省自驾游、自由行旅游业务。

3、坚持“非必要不出省”,严控省内人员前往有本土疫情的省份,对于确需出行的,要向所在单位或社区(村)报批。返回后要落实3天健康监测、2次核酸检测措施。未经报批同意擅自外出造成后果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4、坚持“非必要不举办”,严控游园会、文艺演出、展销促销、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确需举办的,凡50人以上线下会议等聚集性活动,须向属地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履行报批手续,参加人员须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5、严防文旅场所人员聚集,各类公园、景区景点、影剧院、体育场馆、网吧、游艺厅、棋牌室、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旅游娱乐场所,按75%限流开放,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控制瞬时最高流量。

6、坚持“人”“物”同防,“两站一场”、商场超市、农贸(集贸)市场、宾馆饭店、文化教育、邮政快递、冷链物流等重点单位和场所要严格落实核酸筛查、查码验证、通风消毒、人员疏导等措施,对排查出的异常人员和物品,要立即报告当地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并及时处置。

7、严控节日聚餐活动,餐馆包厢和堂食消费隔位就坐,提倡无接触支付,鼓励外带消费。提倡婚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5桌以上者须向所在社区、村(居)委会报备,参加人员须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以上政策措施,从2022年4月25日起执行至5月15日。

篇二:2022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措施

为全面扎实做好“五一”假期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和省、市有关要求,4月27日XX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印发通知,提出以下具体措施:

一、加强交通出行管理

1、全面落实测温查码。对所有出行人、消费者、旅游者全面落实体温检测、健康通行码查验,引导外省来鲁人员转码为山东省健康通行码。对体温正常、健康通行码为绿码的人员,实施无障碍出行、无障碍消费、无障碍旅游。

2、加强交通站点管控。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站点要配备必要的体温测量设备,做好进出人员体温检测、健康通行码查验工作。发现发热或者有可疑症状乘客应在应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按照相关工作规范进行处置。

3、加强客流班次调控。机场、车站、码头和公共交通工具要通过加强人员设备配备、科学调整登乘时间、增加服务通道等措施,减少等待排队时间,切实降低人员密度。

4、做好服务人员健康管理。高铁、道路客运、城市客运等企业及客运场站要严格落实工作人员和司机每日健康检测制度,上岗前和下班后分别开展体温检测,身体不适的应及时就诊。

5、落实车辆防护措施。加强交通运输工具通风换气,车辆每次出行载客前应对车厢进行清洁消毒,座椅套等纺织物应保持清洁,及时进行洗涤和消毒处理。

6、做好港区防控。严格落实边检“三个一律”工作要求,抓好“入境前、入境时、入境后”三个关键环节。严把港区通道,严守船舶梯口。针对登轮人员审批、登轮人员检查及搭靠船舶管控等环节,完善细化各项工作制度,确保港区防控细致严密。

7、强化应急预案演练。进一步完善应对大规模抵青入境人员疫情防控工作预案,组织综合保障、入境管理(机场、海关、边检、公安)、分流转运、外事协调小组及有关专家开展预案推演,查找问题,堵塞漏洞,完善预案,为做好“五一”期间应对大规模抵青入境人员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准备。

二、加强景区游览和大型活动管理

8、做好疫情防控准备。各景区要提前制定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配齐配足测温枪、消毒剂、口罩等防疫物资,设置临时隔离场所,开展疫情防控专项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9、有序开放景区。按照“分区分级分类”原则,组织旅游景区和文化场馆等有序开放。旅游景区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不开放。

0、严格入园健康检测。在旅游景区入口处增设自动体温检测设备或增加检测人员,保证对所有入园人员快速进行体温检测,并逐一检验健康通行码,严禁不按规定佩戴口罩、体温异常、无健康通行码或持红黄码人员入园。

1、控制景区流量。已经开放的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实行门票分时段预约,错时游览、有序排队,控制瞬时流量。做好景区内外客流疏导,保持人际距离,避免出现人员拥挤,及时化解风险。

2、加强重点区域管控。实时动态监控重点区域人流量,及时做好风险评估,对出入口、重要参观点、休息餐饮区、缆车上下站等区域,加强巡视值守,一旦发生人员聚集,立即进行分流疏导。

3、落实景区防疫措施。景区要按要求做好公共场所消毒、通风工作,加强员工防护管理,保持环境卫生。游客服务中心应备有75%的酒精棉球或其他消毒液等物品,免费供游客使用。

4、加强景区及周边秩序维护。加强景区安全隐患排查和治安巡逻防控,及时处置各类治安问题。加强景区周边道路疏导,优化景区交通组织,推进车流单向通行、增设临时落客通道、远端停车等措施,减少车辆排队等候。

5、加强大型活动管理。继续暂停审批体育比赛、演唱会、音乐会等各类大型群众性活动,推迟举办马拉松、旅游节、美食节等政府举办的大型活动。引导鼓励活动承办者、组织方通过网上展览销售、网络直播、无观众比赛等新的方式举办演唱会、体育比赛、展览展销等大型活动。

6、加强景区防火工作。在旅游景区入口、游客休息场所、景区内的宾馆(饭店)和火险重点地段竖立防火提示;督促旅游景区加强火源管控,严禁以任何借口带火种上山入林。加大防火重点地段巡查力度和密度,排除隐患,加强防范。建立健全火灾应急预案,加强必要的演练与物资准备,落实扑火队伍和消防装备。

三、加强餐饮场所管理

7、控制就餐人数。酒店、饭店、餐厅等餐饮场所要控制就餐人数,推荐实行送餐及分餐等措施,加大餐厅内餐桌间距,做好候餐客人分流,避免人员密集。

8、落实餐厅防控措施。餐饮场所要认真落实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等措施,每日按规定频次消毒、经常性通风,推荐使用一次性餐具。工作人员要全程佩戴口罩,顾客点餐时要佩戴口罩并减少就餐时间,推荐使用自助点餐。

9、加强餐饮安全管理。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提供所有食品须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防止食物中毒。严格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四、加强住宿场所管理

0、严格实行实名登记管理。各类住宿场所要对入住旅客逐一如实登记,对所有住宿人员和来访人员进行测温查码,对于拒绝检测、未戴口罩或出现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的,应当劝阻进入。

1、规范内设服务。住宿场所要加强内设健身房、游泳馆、洗浴场所、咖啡厅、茶室、棋牌室等娱乐消费场所管理,符合条件允许开放的,要严格控制人员数量,避免人群聚集。

2、加强卫生管理。加强宾馆重点场所卫生保障,住宿场所大堂、前台接待、电梯等人员聚集区域要加大消毒频次。床上用品实行“一人一换一消毒”,保洁用具做到专区专用、专物专用,避免交叉污染。

五、加强购物消费管理

3、减少顾客聚集。商场、超市、书店、集贸市场等各类公共场所应采取限制客流量、推荐顾客采取自助购物、自助结算等措施,有效缩短排队等候时间。在收银处设置“一米线”,提醒顾客排队付款结账时保持安全距离。

4、加强消毒通风。各类公共场所对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要做好清洁消毒,保持通风换气,促进室内空气流通,空调通风系统需关闭回风系统。

5、认真做好顾客筛检工作。督促服务人员、顾客佩戴口罩,落实体温筛检措施,对于拒绝佩戴口罩、检测体温或出现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的,应当劝阻进入。

六、加强医疗服务管理

6、保持发热门诊开放。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保持正常开放,落实首诊负责制,认真做好发热病人筛查救治。发热门诊24小时值班,合理安排值班人员数量。未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发热患者后,要立即就近转诊至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

7、继续做好院感防控。严格落实“查验健康码、测温、戴口罩”“一人一诊一室”“一米线、间隔坐”等措施,避免人群聚集,严防交叉感染。普通病区严格执行24小时门禁管理,禁止探视。按要求做好四类重点人员的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

8、强化及时快速处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做好人员、床位、设备、药品和物资准备,随时应对、妥善处置突发疫情。一旦发现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或有可疑症状人员,要立即按规定报告,并第一时间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9、提供正常医疗服务。合理调整医疗资源,有序安排节日值班,正常开展临床科室门诊和住院服务,为患者全面提供门急诊、住院、检验检查等医疗服务,优先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和特殊群体的就医需求。加强网上诊疗、网上预约等服务,实行“非急诊预约就诊”,普通门诊通过预约挂号、预约检查、预约治疗,实现分时段就诊,减少人员聚集。

七、加强责任落实

0、明确防控责任。各地各单位要严格履行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加强节日期间应急值守,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将防控措施细化至具体单位、场所等最小社会单元,确保假期疫情平稳。

1、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严格落实疫情信息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并按要求做好网络直报工作。对发现有发热、干咳等症状人员,所在单位和人员都有责任向疫情防控部门报告。

2、做好突发情况应急处置。对检测发现体温异常、持红黄码人员,迅速按规定开展情况报告或人员隔离处置等工作,对拒不听劝告、聚集滋事的,快速依法处置。

3、保持环境卫生。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落实好各项环境卫生措施,消除卫生死角。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大力开展“厕所革命”,杜绝病媒生物孳生。

4、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通过多种方式发布疫情防控温馨提示,引导公众就近错峰出游,做好个人防护,按场景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随时做好手卫生,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5、做好舆论引导。组织做好网民意见、建议、诉求的快速处置和回复,及时回应网民关切,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加强网上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发现谣言及时发布辟谣信息,澄清事实。不断强化联动,做好线下处置、及时回应关切。

篇三:2022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措施

主要分为严控流动性风险、严防聚集性风险、严密常态化防线三个方面。

一、严控流动性风险方面

1、提倡市民群众非必要不出京,特别是不前往14日内有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县和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出京的,严格审批管理。如本市出现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为严防疫情传播风险,所在区人员非必要不出京,所在街乡镇人员原则上限制出京。

2、14日内有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县旅居史人员严格限制进返京,14日内有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旅居史人员非必须不进返京。

3、进返京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抵京前或抵京后12小时内,需通过“京心相助”小程序向所在社区(村)、单位、酒店等报告,因瞒报、谎报、迟报等引发疫情防控风险的,依法追究责任。

4、进返京人员抵京24小时后、72小时内须进行1次核酸检测,未及时检测的,“北京健康宝”将会弹窗提示,可能会影响您的出行和日常生活。通勤人员按照现有政策规定执行。

5、进返京人员抵京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在京单位督促进返京员工返岗前48小时内加做1次核酸检测,检测阴性结果未出之前居家办公。

6、继续严格控制在京举办线下全国性会议、培训等聚集性活动,确需组织的,坚持“谁举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有来京人员参加的,主办单位要加强远端筛查和在京闭环管理。

7、严密防范“自驾游”“老年团”疫情风险,提示市民群众谨慎选择目的地,合理安排出游行程,尽量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暂不恢复进出京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继续暂停出入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二、严防聚集性风险方面

1、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原则,严控游园会、文艺演出、展销促销、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

2、提倡市民群众假期不聚集、不扎堆,最大限度减少感染风险。

3、各类公园、景区、景点坚持“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严格限流标准,请市民群众合理选择出行路线和游览时段。

4、按75%限流开放演出场所、娱乐场所、体育场馆、网吧、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公共场所,因地制宜控制瞬时流量,防止人员拥挤。

5、商场超市、批发市场、餐饮机构、宾馆酒店、乡村民宿等严格落实测温扫码、通风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做好有序排队和场内外客流疏导。

三、严密常态化防线方面

1、继续做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常态化检测筛查,对其他人员流动性大的行业或单位,假期结束后可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

2、建议市民群众近期谨慎邮购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的商品,严防疫情输入风险。

3、在药店或网上购买退热、止咳、抗感染、治疗咽干咽痛等“四类药品”的人员,要配合做好登记、回访、核酸检测等工作。

4、倡导大家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常消毒、一米线、用公筷”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主动配合做好测温验码、接种疫苗等防控工作。

篇四:2022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措施

当前,我省周边仍有本土病例报告,省内多市相继出现输入性疫情,我市面临的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随着“五一”节日到来,人员流动增大,旅游、聚会等活动将明显增多,为全面落实省、市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做好节日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以下具体措施:

一、加强交通出行管理

1、持续做好人员排查管控工作。各交通场站及卡口对入吕返吕人员要严格落实分类管控措施,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对需要点对点转运的人员,要严格实施点对点转运,应隔尽隔、应管尽管。

2、加强健康管理。各交通场站及卡口要严格做好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测和管理,工作期间做好个人防护。要严格落实日常清洁、通风和消毒等防控措施。

3、加强客流班次调控。各交通场站及卡口要通过加强人员设备配备、增加服务通道等措施,减少等待排队时间,切实降低人员密度。

4、全面落实测温查码。各交通场站及卡口要严格做好进出站人员体温检测、“健康码、行程码”查验工作,提醒旅客按要求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

二、加强景区游览和大型活动管理

5、做好疫情防控准备。各景区要提前制定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配齐配足测温枪、消毒剂、口罩等防疫物资,设置临时隔离场所,开展疫情防控专项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6、有序开放景区。按照“分区分级分类”原则,组织旅游景区和文化场馆等有序开放。旅游景区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不开放。

7、严格入园健康检测。在旅游景区入口处增设自动体温检测设备或增加检测人员,保证对所有入园人员快速进行体温检测,并逐一查验“健康码、行程码”,严禁不按规定佩戴口罩、体温异常、健康码异常人员入园。

8、控制景区流量。已经开放的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实行门票分时段预约,错时游览、有序排队,控制瞬时流量。做好景区内外客流疏导,保持人际距离,避免出现人员拥挤,及时化解风险。

9、加强重点区域管控。实时动态监控重点区域人流量,及时做好风险评估,对出入口、重要参观点、休息餐饮区等区域,加强巡视值守,一旦发生人员聚集,立即进行分流疏导。

0、落实景区防疫措施。景区要按要求做好公共场所消毒、通风工作,加强员工防护管理,保持环境卫生。游客服务中心应备有75%的酒精棉球或其他消毒液等物品,免费供游客使用。

1、加强景区及周边秩序维护。加强景区安全隐患排查和治安巡逻防控,及时处置各类治安问题。加强景区周边道路疏导,优化景区交通组织,推进车流单向通行、增设临时落客通道、远端停车等措施,减少车辆排队等候。

2、加强大型活动管理。继续暂停审批或推迟大型活动。引导鼓励活动承办者、组织方通过网上展览销售、网络直播、无观众比赛等新的方式举办大型活动。

3、加强景区防火工作。在旅游景区入口、游客休息场所、景区内的宾馆(饭店)和火险重点地段竖立防火提示;督促旅游景区加强火源管控,严禁以任何借口带火种上山入林。加大防火重点地段巡查力度和密度,排除隐患,加强防范。建立健全火灾应急预案,加强必要的演练与物资准备,落实扑火队伍和消防装备。

三、加强餐饮场所管理

4、控制就餐人数。酒店、饭店、餐厅等餐饮场所要控制就餐人数,推荐实行送餐及分餐等措施,加大餐厅内餐桌间距,做好候餐客人分流,避免人员密集。

5、落实餐厅防控措施。餐饮场所要认真落实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等措施,每日按规定频次消毒、经常性通风,推荐使用一次性餐具。工作人员要全程佩戴口罩,顾客点餐时要佩戴口罩并减少就餐时间,推荐使用自助点餐。

6、加强餐饮安全管理。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提供所有食品须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防止食物中毒。

四、加强住宿场所管理

7、严格实行实名登记管理。各类住宿场所要对入住旅客逐一如实登记,对所有住宿人员和来访人员进行测温验码,对于拒绝检测、未戴口罩或出现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的,应当劝阻进入。

8、规范内设服务。住宿场所要加强内设健身房、游泳馆、洗浴场所、咖啡厅、茶室、棋牌室等娱乐消费场所管理,符合条件允许开放的,要严格控制人员数量,避免人群聚集。

9、加强卫生管理。加强宾馆重点场所卫生保障,住宿场所大堂、前台接待、电梯等人员聚集区域要加大消毒频次。床上用品实行“一人一换一消毒”,保洁用具做到专区专用、专物专用,避免交叉污染。

五、加强购物消费管理

0、认真做好顾客筛检工作。商场、超市、书店、集贸市场等各类公共场所应督促服务人员、顾客佩戴口罩,落实体温筛检措施,对于拒绝佩戴口罩、检测体温或出现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的,应当劝阻进入。采取限制客流量、推荐顾客采取自助购物、自助结算等措施,有效缩短排队等候时间。在收银处设置“一米线”,提醒顾客排队结账时保持安全距离。

1、加强消毒通风。各类公共场所对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要做好清洁消毒,保持通风换气,促进室内空气流通,空调通风系统需关闭回风系统。

六、加强医疗服务管理

2、保持发热门诊开放。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保持正常开放,落实首诊负责制,认真做好发热病人筛查救治。发热门诊24小时值班,合理安排值班人员数量。未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发热患者后,要立即就近转诊至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

3、继续做好院感防控。严格落实“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测温、戴口罩”、“一人一诊一室”、“一米线、间隔坐”等措施,避免人群聚集,严防交叉感染。按要求做好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

4、强化及时快速处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做好人员、床位、设备、药品和物资准备,随时应对、妥善处置突发疫情。一旦发现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或有可疑症状人员,要立即按规定报告,并第一时间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5、提供正常医疗服务。合理调整医疗资源,有序安排节日值班,正常开展临床科室门诊和住院服务,为患者全面提供门急诊、住院、检验检查等医疗服务,优先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和特殊群体的就医需求。加强网上诊疗、网上预约等服务,实行“非急诊预约就诊”,普通门诊通过预约挂号、预约检查、预约治疗,实现分时段就诊,减少人员聚集。

七、加强责任落实

6、明确防控责任。各地各单位要严格履行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加强节日期间应急值守,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将防控措施细化至具体单位、场所等最小社会单元,确保假期疫情平稳。

7、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严格落实疫情信息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并按要求做好网络直报工作。对发现有发热、干咳等症状人员,所在单位和人员都有责任向疫情防控部门报告。

8、做好突发情况应急处置。对检测发现体温异常、持红黄码人员,迅速按规定开展情况报告或人员隔离处置等工作,对拒不听劝告、聚集滋事的,快速依法处置。

9、保持环境卫生。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落实好各项环境卫生措施,消除卫生死角。加强垃圾分类管理,杜绝病媒生物孳生。

0、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通过多种方式发布疫情防控温馨提示,引导公众就近错峰出游,做好个人防护,按场景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随时做好手卫生,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篇五:2022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措施

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自4月6日XX市全域转为低风险地区以来,疫情防控保持平稳态势。当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五一”假期将至,为坚决守住不发生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倡导就地过节休假。非必要不离宁,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有本土疫情地区,确需离宁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返宁后仍需按要求配合落实有关防控措施)。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常态化核酸检测,对人员流动性大的行业或单位,假期结束后由行业主管部门督导各单位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二、合理安排假期出游。建议广大市民假期选择近郊游,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和游览时段,尽量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外出期间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严格遵守“一米线”要求,不扎堆、不聚集。各大旅游景区要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倡导“无预约,不出游”,景区室外区域严格执行每日和瞬时承载量不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75%,景区室内场所不超过50%。各类宾馆、乡村民宿要严格落实测温、验码、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通风消毒、做好应急预案等防控措施。

三、严格外地来宁返宁人员管控。外地来宁返宁人员应提前1-2天向所在社区(村)和单位(宾馆)报备,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和自身健康监测,抵宁后按要求配合落实核酸检测、隔离观察和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对目前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或疫情严重城市旅居的人员,建议暂缓来宁返宁。小区继续落实戴口罩、“扫码通行”等措施,进入小区车辆一律逐人逐车核查。对隐瞒不报、故意漏报、拒不配合等造成严重后果或引发疫情传播的,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四、严格落实交通场站、交通工具防控措施。在公路、铁路、水路、机场、港口等入宁查验点,加强人流车流引导,避免人员集聚,分级分类、严格规范落实人员查验、核酸或抗原检测等措施,坚决守牢入宁第一道关口。公交、地铁严格落实测温、戴口罩、通风消毒等措施。出租车(网约车)严格落实验码、戴口罩、通风消毒等措施。

五、加强公共场所防控。全市影剧院、演艺场所按75%限流有序开放,每个场次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消杀工作。博物馆、文化馆(站)、图书馆、体育馆、休闲娱乐场所等密闭场所按50%限流有序开放,因地制宜控制瞬时流量,防止人员拥挤。棋牌室(麻将馆)继续暂停开放。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往来中高风险地区的农产品运输要严格落实车、人、货闭环管理。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宾馆、银行、理发店等公共场所继续实行错峰、限流等措施,防止人员聚集。餐饮机构堂食合理控制人数,用餐时保持安全距离,消费者非就餐时应佩戴口罩,鼓励采用到店自取、外卖订餐。

六、加强重点机构管理。节日期间,严格落实学校疫情防控措施。全市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监所等继续实行封闭管理。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分时段预约诊疗等制度,全面落实院感防控措施,非必要不陪护、不探视。

七、强化场所码应用。各类重点场所、公共场所、经营场所等必须做到场所码“应设尽设”,并张贴于入口醒目位置,未设置场所码的不得开放或营业。人员进入各类场所须主动扫场所码。各类场所要安排专人认真核验进入人员“扫码通行”信息,做到逢进必扫、逢扫必验、不漏一人。发现不符合防控管理要求的拒绝入内,异常情况应第一时间向属地疫情防控机构报告。

八、严格聚集性活动管控。倡导“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减少聚餐聚会活动,倡导家庭聚餐聚会不超过10人,正在接受健康监测人员不得参加聚集性活动。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和“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严控游园会、文艺演出、展销促销、体育赛事等大规模人员聚集性活动。

九、持续做好个人防护。广大市民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要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一米线、用公筷”等良好习惯,自觉遵守防疫有关要求,主动配合做好疫苗接种等工作。谨慎邮购境外和疫情严重地区商品,收取快递时注意个人防护,做好物品消毒。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等不适症状,及时前往就近医疗机构规范就诊,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协力守护、携手抗疫,才会有城市安全和个人健康。祝广大市民朋友们共同度过欢乐祥和的“五一”假期。

篇六:2022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措施

衷心感谢广大市民在疫情期间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让我们一起共克时艰、同心抗疫。为做好“五一”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保障市民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祥和的假期,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倡导广大市民就地过节。节假日期间,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党员干部要带头执行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带头留金过节。特殊原因确需离金的,须提前按规定向单位报批。提倡广大市民非必要不离金,在本地游、周边游,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市民确需出行的,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回金后及时向所在社区(村)报告行程,并配合落实相关管控措施。

二、非必要不来金返金。市外中高风险地区和14天内有报告阳性病例的县(市、区)人员暂缓来金返金。因特殊情况需来金返金的,应立即主动向社区(村)报告,配合属地落实相应管控措施。市外其他地区来金返金人员,抵金后第一时间在“第一入口”做核酸检测(“落地检”)。高速公路、国省道、县道卡口“一车不漏、一人不漏”做好暖心服务。

三、加强公共场所管控。进入所有大型商场、宾馆酒店和民宿等住宿场所、网吧、娱乐场所(KTV、歌舞厅、游艺厅)、演出场所、图书馆、音乐厅、电影院、健身场所、餐饮、酒吧、足浴店、洗浴中心、棋牌室、桌游室、剧院等公共场所,请配合戴口罩,扫“XX防疫码”,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并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入内。

养老机构继续实施全封闭管理。宗教场所、民间信仰场所继续关停。

四、严防聚集性风险。提倡减少聚餐、聚会活动,“喜事缓办、白事简办、宴会不办”,聚餐不超过5桌,每桌不超10人。饭店、餐馆堂食人数不超过核定人数的50%。宾馆、酒店及其他有住宿功能的场所,首次入住需核验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仔细询问旅居史。

线下大型文艺演出、商超线下展销促销活动、农村交流会等停办。从严控制各类会议,原则上不超过50人,超过50人的应制定疫情防控方案,酒店、宾馆承接业务前需向属地社区(村)报备允许后承办。

五、加强旅游景区管理。全市各旅游景区、公园按最大承载量50%限流,并实施“预约、错峰”入园,避免人员拥挤。红黄码、行程卡带星号人员不得入园。旅行社暂停经营跨省市团队旅游业务。

六、严格守好“小门”。居民小区、村(城中村)实行半封闭管理,原则上只保留一个出入口,实行“一门一岗”。市民出入严格执行扫“XX防疫码”,主动出示健康码、行程卡。

七、做好健康监测。广大市民日常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立即就近前往设置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就诊并如实告知流行病学史和旅居史,其间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请广大市民朋友理解支持配合各项防控工作,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共度“五一”美好佳节,携手护卫城市安全!

篇七:2022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措施

当前,国内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五一”假期期间人员流动聚集增加,为有效降低疫情传播和扩散风险,保护广大市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措施通告如下:

一、非必要不离青

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避免跨省流动,非必要不离青,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近14天内有新冠肺炎病例报告的县(市、区),以及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来平返平须提前向目的地所在镇街、社区(村庄)报备,同时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积极配合做好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其中,所有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流出的来平返平人员,均进行7天集中隔离和7天居家健康监测;所有中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流出的来平返平人员,均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省外低风险地区来平返平人员需在抵达后的第1天和第3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

二、密切关注健康状况

密切关注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要佩戴口罩及时到附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不要自行用药,就诊时佩戴外科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医疗机构等公共场所时,主动扫“场所码”进行登记。

三、严格重点人群出入限制

限制“亮黄牌”“带星码”人员进入人员密集的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景点、交通场站、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除医疗卫生机构外),严禁乘坐公交车、网约车、出租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各公共场所经营者务必按照要求设立健康码、行程码查验点,在“扫码、测温、验码(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戴口罩”的基础上,加强对“亮黄牌”“带星码”的人员的排查管控,禁止“亮黄牌”人员进入,“带星码”的人员经排查14天内确未到过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的,可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正常通行。另外,已正常落实“扫码、测温、验码(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戴口罩”的旅客,进入旅游景区景点时,还须凭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亮黄牌”“带星码”的人员不服从管理的,严格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四、坚持人物环境同防

在接收邮件或者快递时,戴好口罩和手套,交接快件时保持1米社交距离,拆件时用酒精对内外包装、拆包工具等进行消毒,拆件尽量在户外,处理完快件后及时消毒洗手。选购冷链食品时,应全程佩戴口罩,并佩戴一次性手套或使用食物夹等工具,以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食品表面,注意清洁双手,避免用手触摸面部。

五、积极举报违反疫情防控规定行为

请广大市民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如发现身边有故意隐瞒旅居史、确诊病例接触史,提供虚假核酸检测证明,不如实申报健康状况、旅居史以及“亮黄牌”的人员,请及时向属地镇(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举报。

篇八:2022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措施

五一假期期间,全球新冠疫情仍处于第四波流行高峰,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态势,尤其是奥密克戎的传播率远高于流感,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此提醒南关朋友们:

一、配合核酸检测

社区将于5月3日早6:30开始,仅一天时间组织开展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请务必关注社区通知,及时参加检测,检测完毕后社区发放出入小区必备“小粘贴”,无此“小粘贴”严禁出入小区。

二、主动报备行程

所有市外来潍返潍人员,需提前3天向目的地社区、单位或酒店报备,抵潍时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隔离管控措施。

三、主动接种疫苗

接种新冠疫苗是目前降低重症和死亡率最有效的手段。请已完成全程免疫满6个月的居民,主动进行加强免疫;请尚未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主动尽早接种。已完成疫苗接种的居民,依然不要放松警惕,仍需坚持做好个人防护。

四、加强健康监测

坚持非必要不外出,不扎堆、不聚集、不聚餐,保持勤洗手、一米线、用公筷等良好卫生习惯,外出时配合落实好“一查一扫一测一戴”制度(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结果必查,场所码必扫,体温必测,规范佩戴口罩)。密切关注健康状况,特别是外出返潍后,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味(嗅)觉减退等症状,不要自行用药,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就医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时如实告知个人接触史、旅居史和活动史,以免延误诊疗。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请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对拒不接受核酸检测、隐瞒行程、不服从隔离管理规定,拒不执行各级人民政府发布的有关决定命令等行为,引起疫情传播,都将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www.zuowenzhou.com/chuzhong/zhongkao/1267683.html

  • 标签: 精选 疫情 五一 假期 防控 假期的一件事作文200
  •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2022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措施(精选8篇)作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2022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措施(精选8篇)作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CopyRight 作文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664号-2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