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机版首页 > 作文载体作文 > 话题作文 > 语文组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精选6篇)作文

语文组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精选6篇)作文

 作者: | 阅读: 6.87K 次

篇一:语文组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语文组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精选6篇)

2022年4月21日上午,教育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此次改革中凸显了语文学科地位。对比新旧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各个学段对语文基本知识能力的要求没有变。但是站位高了。提出了“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对语文课程的新定位。“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既要求我们重视语言这门学科的力量又要求我们不能过分教化,而把一切都进行在润物细无声中。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精纯的思想、深刻的道理、优美的语言的文章。正是这些精华给予学生极大的教育和感染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这一优势,分析课文中精美的语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核心素养。以前只有“语文素养”没有“核心”。核心包括着语言文字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需要协调发展。部编本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是这么说“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这是语文学科独有的,具有本质意义的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建构语言运用机制,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思维发展与提升”强调学生通过学习语言的运用,能够获得几种思维能力的发展,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审美鉴赏与创造”,语文“新课标”要求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我们的语文教学其实已经久违了“情趣”,“新课标”的提示给我们一线教学提个醒:“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不应失去的光。“文化传承与理解”。“课标”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这里值得关注的是,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关注当代文化,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

小学阶段如何落实语文的核心素养呢?说读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语感。语文不仅是一门教学课程,更是一门语言,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很高,良好语感的形成也有助于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与发散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说读结合教学的方式创造学生的练习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新课标还提出整本书阅读的策略。教材中已经编排“快乐读书吧”,这就是引导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指导,首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具体阅读指导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除了保证足够多的图书、自由的阅读空间与有效的阅读检查外,要主动放手,重视阅读感受。学生的阅读心情,直接决定了阅读质量。要让学生保持愉悦的阅读心情,前提是让他们自主选择书籍。当前不少教师与家长在书籍挑选方面把关很严,要么是害怕学生阅读到不良书籍,要么是过于追求阅读功效,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他们的阅读心情。其实对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来说,前提不是学生从中学到多少知识,而是能够享受阅读过程,保持一种愉悦的阅读心情,这对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来说很有必要。教师与家长可以多做“旁观者”,多注意学生的阅读喜好,放手让他们自己选择课外阅读书籍,为他们以后的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次新课改让我们一线教师如沐春风,如饮甘霖,再一次激发了我们内心的激情和活力。语文教学路上,任重道远,但未来可期!

篇二:语文组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2022年5月10日,我们参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线上培训。温儒敏教授和吴欣歆教授的精彩解读,让我更加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标准。这次培训就像一座灯塔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下面就这次培训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立足核心素养,彰显育人性

新课标建议“要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育人我们老师要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全面把握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突出以文载道,以文化人。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先进文化,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同时,老师还要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每一节课具体落实“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大目标,整合学习情境,学习主题和学习方式,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去整体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达到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

二、规划学习任务群,体现整体性

我们都知道部编版教材跟以往的教材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体现了教材的整体性,一个单元为一个整体,一个学段为一个整体,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又为一个大的整体。因为教材的整体性,所以我们也应该注意整体规划教学的内容,特别提到的是2022年版课标中新设置了三个层面的“学习任务群,”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此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创设学习情境,凸显实践性

教学建议中提到:“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这里提倡的创设学习情境,避免了单调重复的机械练习,把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放到创设的各种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教会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如在教学《母鸡》时,学了课文之后,我让学生说说从小到大母亲都为自己做过哪些事,再说一个印象最深的故事,然后说说自己的感想。让学生对母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种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情境,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师的教学中,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我们老师要从实际出发,灵活地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体现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四、变革教学方式,体现时代性

如今是互联网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会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极大的改变。新课标顺应时代要求对互联网时代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方式变革进行了深入解读,教师要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语文学习。要扬长避短,使用适度。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新课标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用新思想教书育人。在新的方向,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氛围下,我们老师将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的新天地。

篇三:语文组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2022年5月13日,我参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线上培训。

我反复观看学习了核心专家吴欣歆对《新课标》的解读和温儒敏教授的讲解视频,受益匪浅,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这与我们平时所遵循的把知识讲解给学生听,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不同,而新课标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努力打破传统封闭、单向、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语文生活化,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不能让语文学习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课堂上。好像语文课堂就是一个固定的圈,不能有一点外延和伸展,要把语文教学从课本知识引伸到生活中去,比如学到那些爱国的名人事迹,就引导学生说是不是只有那些舍身取义的人才能称之为英雄,是不是只有为民族解放大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能称之为英雄。引导学生把眼光从课本中转移到生活中,让孩子们从身边的人物身上去寻找优秀的品质,这会让学生感觉更真实!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语文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我将和学生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篇四:语文组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教育界的广泛热议。新课程标准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核心发展为目的,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更新的课程理念,为促进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培育时代新人规划了落地路径。课程标准是纲领,心中有纲,教学不慌。新课程标准有许多新的发展、新的变化。这些新发展表现在:强化了育人功能、聚焦核心素养、优化内容结构、明确质量标准、引领教学改革。每一变化的影响都是深刻而长久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课程育人的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教学的归宿。下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我对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的认识。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定位。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文字都是一种文化的表现。语言文字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文字是一种交际工具,它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与别人沟通交流,这就是实践的。而这种实践能力的形成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不是说我们把这个知识告诉他,他就会了。所以,因为语文这门课程的性质和定位,就决定了它的育人功能。

二、育人功能。育人功能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1。它能促进人的发展。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2。民族振兴: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虽然我国民族众多,方言很多,但我们却都能听懂普通话,这就是一种凝聚力。所以,语言是维系社会最强有力的纽带之一,因为我们有这样共同的语言文字。才能使我们几千年的文明史能够传承延续,因为我们有这样的语言文字,能使我们大江南北,东南西北5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儿女凝聚在一起。所以,学好这门课,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于对于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优势。

三、育人的内容。育人内容要突出重大主题: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次新课标特别突出这件事求,我们语文大量的文章都是这三个文化,我们学习的不是古代的作品,就是现代的作品,不是古代的语言,就是现代的语言。

四、育人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鼓励自主阅读,自主表达,倡导小。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定位,育人的功能、育人内容、育人方式,深刻说明了语文课程育人既是我们语文课程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我们语文课程教育教学的落归宿。

篇五:语文组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和很多老师一样,拿到新课标后,我最先关注的就是新课标的主要变化,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强的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新课标的变化,科学有效地应对这些变化,并且能够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主动地、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也许是给予学生最好的礼物。

新课标的明显变化:一、价值引领,以文化人。二、素养为纲,任务导向。三、立足生活,实践主线。四、强调情境、主题统整。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论是在我们的课程目标,还是在我们的课程内容中,都得到了一种彰显,实际上这里非常重要强调的是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也是核心素养的一种体现。“素养为纲,任务导向”,新课标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素养型的课程目标和结构化的课程内容。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立足生活,实践主线”,2022版新课标,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强调了实践主线。在一定程度上把课程做了整合,整合成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新增项目“梳理与探究”正是语文学习立足于生活的一种表现。“主题统整,强调情境”,新课标中强调了用“真实的语文情境”“统整的学习主题”“典型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把原来的“综合性学习”“项目式学习”统整为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在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构建当中,从静态的知识点转化为学生动态的实践。因此,学习任务群,有非常重要的三个关键要素,那就是“真实的语文情境”“统整的学习主题”“典型的实践活动”。

找到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基本框架,我又把眼光聚焦到了2022版课标中新增的拓展型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课标中明确指出: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整本书阅读”涵盖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拓展”的意思是开拓扩展,相对于“基础型”和“发展型”,“拓展型”属于语文课程内容中的“探索级”,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来说,这一课程内容的积极实施,可以助力学生达到新的高度和境界,“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这样看来,整本书阅读课程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毫无疑问,阅读的种子要尽早种下,如果学生在小学没有爱上读书,没有学习运用基本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到了初高中,再以中考高考的名义来促进,几乎是缘木求鱼了。

经过研读不难看出,新版的课程标准从低学段到高学段在阅读与鉴赏板块都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相关内容。第一学段(1-2年级)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自己读过的书,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整本书,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积极向同学推荐并说明理由。对不同学段关于阅读与鉴赏的整理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学段都在强调整本书阅读。整个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的学习目标,就是要以培养阅读兴趣和体验阅读的成就感为基础。学段目标中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一以贯之的强调阅读分享;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中,首先强调“体会读书的快乐”;“教学提示”中指出:“应创设自由阅读、快乐分享的氛围,善于发现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成功经验,及时组织交流与分享;善于发现、保护和支持学生阅读中的独到见解。”这些都在提示课程实践中要特别重视阅读兴趣的培养和“保鲜”。

要重视基本阅读策略的学习和运用。“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的多种策略,运用浏览、略读、精读等不同阅读方法;通读整本书,了解主要内容,关注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重视序言、目录等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作用。”这是2022年版课标中的原话。我们要明白,教阅读策略,就是教思考方法,运用阅读策略的过程,就是有迹可循的思考过程。阅读的快乐和成就感,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来自于思考和思考的收获。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当下正在使用的统编教材,在整本书阅读方面一定会进行大幅修改。比如:一二年级的与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目,没有图画书的内容(这次课程标准没有用日本“绘本”的说法,而用了美国说法“图画书”),接下来,第一学段的学生要读哪些图画书,这又是新的内容了;《十万个为什么》原来是四年级第二学期的内容,现在变成了第三学段的整本书阅读任务了;原来五年级下册的《西游记》阅读,课程标准说得非常清楚,这是第四学段的。不得不说,把整个课程标准看完,你都找不到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学生读《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文字,如此看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的“我国四大名著”的阅读,看来也要有所改变。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中,发现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阅读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原来三年级下册要读的几本寓言故事,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太难了,放在第三学段肯定要比第二学段好。这部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整本书阅读”必须要做,这部课程标准是前所未有的重视整本书阅读。

既然2022年版课标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就已经明确了学习任务设计的重要性。“设计组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师生共读、同伴共读,朗诵会、故事会、戏剧节,建立读书共同体,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经验。”“教学提示”中的这句话,既指出了整本书阅读教学要重视学习任务的设计,又为设计什么样的学习任务提供了方向性的参考。有了具有目标聚合力和行动吸引力的学习任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思考的积极性,还可以真正“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通过对新课标的研读,结合我们之前做的“整本书阅读活动”我又有了新的体会,那就是“整本书阅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让学生体会到“读书是天下第一等好事”——低年级是好玩,随着阅读的书越来越多,能力越来越强,然后就是多维度的体验读书的价值,为成为自己的终身阅读者打下基础。

篇六:语文组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研究和收集。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另一点体会是,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

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一个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本文地址:https://www.zuowenzhou.com/zuoweizaiti/huati/1292188.html

  • 标签: 心得体会 语文 义务教育 体育精神作文200字
  •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语文组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精选6篇)作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语文组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精选6篇)作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CopyRight 作文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664号-2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