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机版首页 > 作文载体作文 > 读后感作文 > 朝花夕拾读后感(推荐10篇)作文

朝花夕拾读后感(推荐10篇)作文

 作者: | 阅读: 2.17W 次

篇一: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推荐10篇)

那年,那事

周瑞延

手捧着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不禁想起童年时的一幕幕,它们有时充满欢笑,有时却让我感伤,都曾让我为之动容。而鲁迅先生的童年也与许多人相同,不过这夕拾的朝花却已离他很远,很远。

鲁迅,原名周树人,出生于浙江绍兴,《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朝”表示童年时期,“夕”表示晚年时期。这本书从《狗?猫?鼠》、《二十四孝图》几篇童年回忆,到鲁迅惨淡的少年时期的《父亲的病》、到家道中落代行家族事务,看尽人生百态的《锁记》、和青年时期辗转日本求学生涯的《藤野先生》、以及回国后陪他走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刻的挚友《范爱农》,这本书记录了少年鲁迅是如何一步步成长的。

书中有一个人物让我印象深刻,这个人就是《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的长妈妈,长妈妈是鲁迅童年时期家中的保姆,正如书中所说,她是一个朴实的人,但受到封建社会的影响,她没有文化,身上有一些坏毛病,比如粗俗,好事,但同时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她给鲁迅讲故事,陪他玩游戏,正是她给鲁迅儿时的影响很大,给鲁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在鲁迅的这本《朝花夕拾》中,最能引起我兴趣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百草园中,不仅那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是那么的吸引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有时还会发现蜈蚣”也表达了鲁迅小时候的贪玩和淘气,接着又写到了长妈妈给鲁迅讲的一个故事,虽然“赤练蛇”并不可信,但这已经足以让儿时的鲁迅感到有趣了,使他极想得到一盒飞蜈蚣。故事之后,他又写了冬天的百草园,他用了闰土的父亲传授的方法来抓鸟雀。然后鲁迅与百草园说再见,来到了三味书屋。鲁迅对他的老师十分尊敬,不过有时也会问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怪哉”这虫是怎样的,直到先生发怒他才知晓学生不该问这种问题。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个园,他和小伙伴一起去玩,虽不如百草园有趣,但这是唯一的娱乐。先生读书入神时,殊不知儿童们正在玩儿,鲁迅在画画儿,不过可惜的是,他后来把这画卖了。

《朝花夕拾》通过鲁迅或幽默、或讽刺、或美好、或冷峻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童年鲁迅的活泼与热情,调皮与可爱,也看到了经历巨变之后的鲁迅逐渐变得冷静、深刻、犀利。这特别的生活历程,造就了鲁迅别样的一生,使他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以其伟大的文学成就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在阅读《朝花夕拾》的同时,暑假中我也在观看央视的《觉醒年代》一片,里面也提到了鲁迅先生,片中鲁迅先生出现的第一幕,正是他趴在地上书写《狂人日记》,写完他留下了百感交集的激动的泪水。片中由鲁迅和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之间的一个个故事,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气有才气的鲁迅先生仿佛就站在了我的面前,让我深深地敬佩!

少年强则国强,鲁迅先生所记述的这些故事也启发着我们,给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篇二:朝花夕拾读后感

缪国铭

王安忆说:“生命不过一场记忆。”谁又不是活在记忆中呢?《朝花夕拾》是鲁迅儿时与青年时的回忆。

在《藤野先生》中,我从鲁迅为了防蚊子用被子盖住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看出了鲁迅的吃苦耐劳。从中,我回想到了夏天,我在房间内睡觉,因一只小蚊子而抓狂,无法入睡。而鲁迅当时在客厅中,那么多蚊子还能想出办法,安心睡觉,为此,我对鲁迅敬佩不已。鲁迅一生有过这么多老师,但是在其中,授课时间最短的藤野先生却是鲁迅认为在心中第一的老师。这可看出鲁迅是多么感谢藤野先生啊!在日本学生欺负鲁迅的时候,藤野先生却站在鲁迅这一边。分别时,藤野先生把照片当做礼物送给鲁迅,当时照片可是十分珍贵的。我知道了在一个人遇到困难时,当别人给予他帮助,那个人就会终身难忘。

《琐记》的城中,衍太太十分令我厌恶,他庇护小孩,看似令小孩十分喜欢,却是在害小孩。就比如:鲁迅十多岁时,与几个小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地多,衍太太就从边上计数,让小孩转。一个小孩摔倒了,他的婶母又刚好走来,衍太太马上换了一张脸,说:“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可真是翻脸比翻书还快,这令我十分不爽,竟然有这么不要脸的人,表面一张脸,令小孩子喜爱,里头又是一张脸,令人讨厌。

在《父亲的病》中,鲁迅执笔为武器打击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迷信思想。我从中也看出了鲁迅的艰难,一个小孩,面对一个故弄玄虚的庸医,在父亲去世的压力下被欺骗,看出了鲁迅当时的无限心酸。

拾起朝花,就是拾起了鲁迅童年的回忆。

篇三:朝花夕拾读后感

在老师的建议下,我拜读了《朝花夕拾》这部巨著,感受颇深。

《朝花夕拾》这本书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改革的巨大热情。鲁迅幼年的事情到晚年再去回想,犹如清晨的鲜花到傍晚去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与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更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其中我最喜欢《二十四孝图》这篇故事。它主要讲了鲁迅小时候,长辈送了他一本《二十四孝图》,他认为“子路负米”“黄香温枕”“陆绩杯橘”勉强可以仿效,但“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是不大可能的,而反感于“老莱娱亲”与“郭巨埋儿”。

《二十四孝图》以儿童的眼光来写,富有童真童趣。他虽写的是《二十四孝图》,但实际是对恪守封建旧社会制度的人们的一种批判与强烈的讽刺,以及对反对白话文,坚持古文的学者们以嘲讽。

时代在前进,世界也在不断发展,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学习古人的一些事情。如“老莱娱亲”:七十多岁的老莱子在父母面前扮作婴儿,穿着红肚兜,假装摔倒在地上嘤嘤地哭,这显然是不正常的。我们要建立新思想,在历史事件里敢于创新,敢于挑战,同样要敢于讽刺与批判旧思想与旧势力。

我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太平盛世,未曾体验过社会动荡与黑暗,人民痛苦与挣扎的社会,在无比庆幸的同时又深深地意识到了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这是鲁迅先生的真实写照。我要紧随他的足迹,奋发图强,力争栋梁!

篇四:朝花夕拾读后感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里有苦也有笑。但是在每个人的心里,童年永远都会给自已留下了美好的回忆。鲁迅先生写的《朝花夕拾》就是一本关于他童年美好回忆的书。

鲁迅先生是一位大作家,他虽出生农村,但他却是一位从小就爱读书的农村孩子。虽然少了农村孩子的粗犷,却多了一份知书达理,也没有城市里孩子的娇气,有的是一种大度气派。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将自己在童年时难以忘怀的事用语言真情的流露出来。有人说要看一个人是不是会写文章,主要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我的老师也曾说过,只有真情实感才能把文章变得有温度有色彩。

在《朝花夕拾》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该篇讲述着鲁迅先生,很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以小虫子们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才够味儿。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会来伴奏。鲁迅先生时不时地会在百草园中的墙根一带捉蟋蟀,因为嘴馋而去摘那又酸又有刺的覆盆子吃,经常听长妈妈讲故事也是一件不错的事等等,这里所描述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天真浪漫。我之所以那么喜欢这篇可能是因为他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因为鲁迅先生是从一个小孩子的角度来写,所以让人读起来倍感亲切。

“枯燥与乏味”这两个词语是鲁迅先生在《三味书斋》里最好的诠释。只要稍稍偷懒一会儿,就会被涛镜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给喊回来,在这里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毫无趣味。

从书卷里散透出来的活泼可爱,不经意间把我给感染了,或许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有什么魔力吧。读着读着,仿佛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

我们的童年也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个美好的回忆。童年是树上的蝉,草丛里的虫。现在,我整日都在忙碌的学习之中,但我自己认为我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每当回忆起那些童年趣事,总是会让人开怀大笑。所以你们的童年又是怎样的呢?

篇五:朝花夕拾读后感

两年前,我带着求知的渴望与好奇轻轻地翻开这本书,本以为我将再次得到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可没想到,这书中的许多言语段子我竟无法理解。我沮丧的合上这本书并约定两年后再来拿下它。如今的我已是一名初二的中学生了,相比以前,理解能力自然增长不少,这个寒假,我终于翻开这本书——《朝花夕拾》。

我喜欢的中国作家,除去冰心常新港,应该就是鲁迅先生了。这本书的原名是《旧事重提》,至于现在为什么会叫《朝花夕拾》,我想大概是鲁迅先生嫌它太直白吧。书中鲁迅先生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与青少年时代,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也批判了封建旧俗、文化。还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长妈妈、衍四太太、五猖会上的无常、百草园中的美女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在家中的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甚至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会让人感到异常亲切,也没有什么距离感。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儿时的那份纯真,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的向往。还时不时能勾起我对儿时的回忆。

儿时的我,也曾像鲁迅先生一样有许多五彩缤纷的往事。小时候,我会在课堂上因为老师的一个小错误而举手指出,如今,即使老师一连报错好几个字我也不会有什么动作;小时候,我会因为在无意间捡到一枚硬币而欣喜若狂,并得到表扬;如今,看到地上的硬币也只是一笑而过;小时候,我会因为晚上爸妈不在身边感到恐惧而哭闹,如今,晚上独自一人躺在床上,在一片漆黑中也没有感到一丝恐惧。

童年是一朵花,一朵芳香四溢的花;童年是一个盒子,一个装着许多秘密的盒子;童年是一个葡萄架,一个长满了数不清葡萄的葡萄架;童年是一棵大树,一棵挂满回忆的大树;童年是一本日记,一本写满喜忧的日记;童年是一杯浓茶,一杯让人回味的浓茶。

如今,在喧闹纷扰且容易迷失自我的生活里,若你能静下心来仔细读完这本书,你的心情会变得比以前平静,释然。正如书名《朝花夕拾》,等长大以后,再把自己小时候的零碎琐事一点点拼凑起来,或许你会有不同的感受。

篇六:朝花夕拾读后感

鲁迅,浙江绍兴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周先生一生创作了许多的作品:《呐喊》、《彷徨》、《野草》、《狂人日记》……这个暑假,我就阅读了他晚年时创作的《朝花夕拾》。

这本散文集分成了许多篇小故事。《狗猫鼠》写出了鲁迅对弱小者的同情与对暴虐者的反抗、打击与憎恶。正如他那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二十四孝图》则十分激烈的讽刺了封建社会中对孝道完全错误的理解,更突现出了它的残酷与虚伪;《无常》一章更是以一种十分有力的笔触,狠狠的对那些“正人君子”们挥洒了十分辛辣的一笔;《五猖会》也体现了当时封建式的“被迫学习法”的弊端,活生生的掩盖了孩子们的玩心与童真的纯美品质,令人克制不住的无奈;《父亲的病》更是要人气得咬牙切齿!庸医愚医的随意开方,巫医不分,草菅人命,不珍视每一个与自己平等的生命,还在一本正经地骗着别人辛辛苦苦靠劳动的双手挣回来的钱!在这些令人激动又感动的小篇章中,光彩最夺目的便是《父亲的病》了。

这个小故事主要讲述了鲁迅的父亲生了病,家里花了一大笔钱请了“名医”来治疗,结果父亲却被他们治死了的悲惨篇章。

人们都说亲人是每个人背后的靠山,是在每个人的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周先生在写这篇文章时,光看文字表面貌似平平淡淡,实则内心深处已是波涛汹涌!

自己的亲人有生命危险的紧要关头,作为儿子的鲁迅,一定是在与自己的其他亲人一起着急的、拼命的、不顾一切地去挽救回父亲的生命!这时,作为儿女的,一定会把一切都抛在脑后,做出最后的努力。而偏偏这种紧要关头冒出来俩捣乱的“神医”!鲁迅在这个词上重重地添上了一个十分醒目的引号,醒目明了的讽刺意味也足以说明这俩医生的残忍,没有一点人性的野心与势利到见钱眼开,表面上却依旧深藏不露,还有那恶毒的衍太太,就借着鲁迅一家对周父的爱,威胁再威胁,逼迫再逼迫,欺骗再欺骗!一节节的怒气升上来……

爱是如此的美好,却无助,但仍是那么坚强!

《朝花夕拾》,一汪温暖有爱的回忆。

篇七: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的作者是鲁迅先生。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晚年创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全书共十篇散文,追忆了那些无法忘怀的人物或事件,抒发了对往日亲友与师长的怀念之情。

《朝花夕拾》的插图很精美。如《藤野先生》的插图:藤野先生笑眯眯地看着学生,学生有的低头看书,有的注视黑板,有的再三思索,每个人都专心致志地上课。又如《五猖会》的插图:画的是一个汗流浃背的光头胖大汉,头顶一根长长的粗竹竿,引来众人啧啧称赞,这让我感受到街上的热闹非凡。

这本书还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勤劳善良的长妈妈、和蔼可亲的藤野先生、懦弱妥协的范爱农……

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长妈妈。她虽然愚昧麻木,却保存着质朴善良的爱。长妈妈曾经谋害小鲁迅的隐鼠,这令小鲁迅很讨厌她,后来,她却买回来小鲁迅日夜渴慕的《山海经》,这实在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小鲁迅不能不惊异,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小鲁迅对于长妈妈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我能感受到他那冷峻的幽默,深沉的思考,震人心魄又引人入胜,读之欲罢不能。正如书中所说:“《朝花夕拾》承载着鲁迅先生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他在《朝花夕拾》中记录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和成长历程,无情抨击了反动守旧势力,传递着正义、进步的力量,流露着对美好的怀念。

篇八:朝花夕拾读后感

记忆中的温暖

秋风瑟瑟,碾碎一地残阳,黄叶飘飘,如金色蝴蝶般翩翩起舞。回忆不知何起,一往而深,记忆中的温暖是那般缱绻而又炽烈……

长妈妈,是《朝花夕拾》中一个不起眼的人物,是鲁迅的阿妈,是家庭中的保姆,是一个连姓名都没有的生活在底层社会的劳动妇女。她切切嚓嚓,睡相不好,还有很多繁琐的规矩礼节,“实在不大佩服她”。但是她善良慈爱,真诚厚道,一心一意地爱着鲁迅,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去疼。她的唠叨又何尝不是每一个天下母亲的叮嘱呢?也许再没有什么比把《山海经》买来让鲁迅感动的了,相比疏懒的远房叔祖,长妈妈不识字,连书名都念错成“三哼经”,“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了。记忆中的温暖,是孩童时用纸包裹着的四本小小的书。

1902年,鲁迅飘洋过海远赴觊觎中国已久的日本留学,第一站东京。1904年9月,鲁迅觉得“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便转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在这里遇到了令他终身感恩铭记的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藤野先生对这个来自弱国的学生特别关照,让助手把鲁迅的笔记本拿回来,仔细地审阅纠正。藤野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让鲁迅感动不已。当鲁迅遭遇匿名信事件时,日本“爱国青年“荒谬地嘲讽,他义愤填膺地表达自己地愤慨和抨击。而在看电影事件时,在一群日本学生拍掌欢呼的时候,讲堂里还有一个鲁迅。这种欢呼特别刺耳,深深地刺痛了鲁迅地民族自尊心。藤野先生没有歧视这个中国留学生,留在鲁迅记忆中的温暖,是异国他乡的慰勉。

《范爱农》表面写的是鲁迅的朋友,实际却是在回忆革命的理想与“另一个鲁迅”的结局。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开篇似乎与范爱农对立,其实是还原当时的争执和革命气氛。回国后,鲁迅与范爱农一起开办师范学校,成了知心的革命者。范爱农犹如一面镜子,他们不仅是革命同道,更在性格气质方面,有很多相像之处:“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象在渺视”,耿直孤介。在故乡与鲁迅重逢时,被轻蔑排斥的境遇也与鲁迅相近。绍兴光复,范爱农来回奔走,露出了“从来没有见过的”笑容,此后一段时间“实在勤快得可以”。然而好景不长,王金发事件后,他又变成“革命前的爱农”,最后溺水而亡(一说是谋杀)。除了结局,范爱农的其他境遇都与鲁迅相仿,都是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失望的倔强的爱国者。“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记忆中的温暖,是对革命友人悲悼的眼神……

时光模糊了记忆,在残暴的革命形势下,在这些离奇和芜杂的文章,那些温暖却深刻地印在脑中,时常浮现。在回忆中撷取前行的动力,激励着鲁迅革命的信心。

篇九:朝花夕拾读后感

合上书卷,我的目光凝驻在扉页,脑海中已是浮想联翩。鲁迅先生独特的笔风,独特的角度,描摹出独特的现实与幻想。虽略微令人难以通悟却依然难掩其深深魅力,那些文字就那样肆意地在我的思绪里舒展缱绻。

我读《朝花夕拾》,到底是在读什么?

如此想着,一幕幕画面开始影绰闪现:长妈妈在夏夜讲着百草园的蛇怪传说、翻阅着《二十四孝图》的少年为不知真假的故事心中悸动、荧幕前刹那间如梦初醒的青年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在暗夜诡谲昏黄的梦境中看见无食物果腹的母女俩可怜兮兮相互依偎、多病的日子里已是一代文豪的他却惘然不知该做何施措…这一幕幕共同组成鲁迅先生的半生,从懵懂稚子开始,渐渐有了属于他的志向与抱负,并且为之追求与战斗。

我似是明白了。

我读的是人,曾于鲁迅先生的生命中留下印记,使他缅怀想念的人;我读的是事,鲁迅先生幼时曾做过的抓蟋蟀、堆雪罗汉、养隐鼠之类童趣十足的事;我读的是情,对故人的怀念,对往事的缺憾,对那个时代那样的世界的刻骨批判……

我不禁哀叹,感叹鲁迅先生儿时,封建迷信的旧中国的人们对神鬼的盲目敬畏;哀叹世人的愚昧无知,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冷漠麻木。我更要赞叹,赞叹在世人皆醉的黑暗中独醒的鲁迅先生那份意识与伟大精神;赞叹他为了挽救如死灰的人心,站出来以笔为锋,攻击讽刺腐旧社会和面对他人讽刺攻击的勇气。

我很感谢,鲁迅先生在书里带给我们闻所未闻的奇幻故事,和不曾了解的人情世故。我也很感谢,鲁迅先生在百年前带给社会新的思想,义无反顾地支撑起新文化的旗帜。即便是救人易,救心难。前路蛮荒,也要“横眉冷对千夫指”。漫漫修远,也要“俯首甘为孺子牛”。

“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散播到大众的心里。”是的。并且我想,到了大家“朝花夕拾”的年岁时,他的精神也依旧活着,火焰不灭。

篇十:朝花夕拾读后感

世态炎凉。

从英法联军的入侵,至共产主义的崛起,算来已有数十年了:鲁迅幼年的百草园,也已消融于战火了。

翻开书页,看见一代大文豪在改革的热潮中成长的历史,油灯又燃,目连嗐头又冤苦地吹了起来……

童年——玩中尝辛涩

祖母的故事,小鲁迅应是记忆犹新吧!桂树上,一匹眼光闪闪的猫沙沙地爬下,蹿进豆油灯下的百年老屋。

“那是老鼠跳梁的世界,飘忽地走着,吱吱的叫着,态度比名人名教授还轩昂。”老鼠不过窃贼罢,却也如此嚣张跋扈:小鲁迅的心灵,是放置了一个多么不平的世界啊!《诗》云,“硕鼠硕鼠,何食我黍!”所谓的“名人”“达官”,有多少腐败与残破寄生于他们的掌下!

再看无常吧,“身上穿的是斩衰凶服,……直写四字道‘一见有喜’。”为什么“一件有喜”?只有阴间才有公正的裁决——在那个时代,世道昏暗,唯他才能带来慰藉!

人生无常,命运总也不公:富佬享尽一生荣华,百姓做苦力、做劳役,还是落得妻离子散、死伤沙场的后果。人间主宰,人情不如无常,公正不若阎王,焉得圆满哉!

青年——书里知中外

小鲁迅或许很缺些玩物罢,连“吡吡地吹上它三两天”的吹都都也觉有趣。一看那《鉴略》,我的心情便由诧异转至同情了:

粤有盘石,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与今日的《五字鉴》怕是同流;若的确,我倒也深明鲁迅的苦衷。先以书中出现的两行为例,单“粤”一字便是浑不出解的——即译为“广东”这地名,也不太通情理——地不是盘古造的么,他出生于大地上的广东区,实在费解。这样的歌诀有何用处?

令我感触颇深的,乃是《天演论》。那位本家老辈的作为,倒也可笑——“臣许应骙跪奏……”这是中华历史上的一页,早已泛起黄晕了,却还要“抄下来去看去”,莫非温故而知新么?当西洋的知识与技术传入中国,地质学、矿物学,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哲学,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而只得继续已迂腐不堪的中国学问么?

想必这就是封建教育罢!我也懂得了:封,乃不接受其他优秀的文化,只禁锢于自己的小天地中;建,乃在基础上继续发展、钻研,不论方向与基础的良与劣。

成年——文章醒国人

鲁迅的弃医从文,便是由仙台学医一事的小插曲引起。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我一愣。初次读时,我还以为“他们”指的是“我”的同学,细细一看,竟真是鲁迅中国“同胞”。这就是中国人,对故友麻木至于此!想起曾见过的有关刑场的照片,对比这群几乎要因畏惧强敌而成为汉奸的中国人,我大大的震惊了!为他们的懦弱,鲁迅也愤慨了,这……凭什么厚颜无耻地称作“同胞”呢?

我常为藤野先生的好意付诸东流而惋惜,但作为鲁迅,怎能因一位仁师放弃一国的命运?医,能医人,却不能医国;唯笔,拯救的是一国的精神,才真正是医国之手啊!

我终于懂得了鲁迅写的《朝花夕拾》的动机,明白了鲁迅的犀利。他的弃医从文,似可惜罢,也确有小小可惜;不可惜罢,也确实大大的不惜。鲁迅是一位解剖家,他的笔是锋利的刀,笔下是真正的中国,解剖的是国民的精神;而《朝花夕拾》则是一张处方:它针对的,就是中国人懦弱的病!

再品一品那个时代的味道吧。

世态,炎凉!

本文地址:https://www.zuowenzhou.com/zuoweizaiti/duhougan/1301065.html

  • 标签: 读后感 朝花夕拾
  •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朝花夕拾读后感(推荐10篇)作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朝花夕拾读后感(推荐10篇)作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CopyRight 作文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664号-2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