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机版首页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精选18篇)作文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精选18篇)作文

 作者: | 阅读: 2.15W 次

篇一: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

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精选18篇)

又到了新桃换旧符的时候,我也对寒假充满了期待。在我心里,今年寒假作为初中以来的第一个假期,是很值得期待的。我已经为这个寒假定好了目标:走街串巷,拜访外公、外婆和奶奶;守岁,看完整个春晚;去日本旅行,增长见识,品尝当地的美食;再回来,过着劳逸结合的生活。我对这个假期的安排相当细化,连几号做什么都安排上了。但不料,新型肺炎的疫情打断了我的计划

为了了解什么是新型肺炎,我特意去查询了百度百科。百度告诉我2019新型冠状病毒因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被这个病毒感染而导致的肺炎就是新型冠状肺炎。新型冠状肺炎症状多变,传染性强。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严重的可以导致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自去年12月于湖北武汉爆发疫情以来,快速扩散至全国。感染,死亡人数超过了十几年前的SARS病毒。2020年1月30日,这一疫情被WHO定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为了响应中央号召,抗击疫情,断绝病毒的传播,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定:餐厅,商场一律关闭,每个小区进留一个门进出,每户每两天可有一人外出采购生活物资,且进出小区需测体温……。而这也使我们的生活由假期生活变成了“隔离”生活。整日在家无事闲卧枯坐。出门的“钥匙”是口罩,入门的“礼节”是洗手,“放风”是下楼取外卖,“娱乐”是上网课做作业……如此这般,构成了这些天“仰卧起坐”式的生活:晚上仰卧,白天起坐。在家里,我们“带着镣铐跳舞”,在外面我们缩着脖子过路。日子是一块拉长了的面团,横看长纵看也长。平时的作业面容狰狞,而在这段日子里她却“貌美如花”,陪着我度过了无所事事时光。在这个危机的国难时刻,我们以自己的部分自由,换来了病症的减速传播,为守护我们的小康生活添砖加瓦。我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疫情来临,宅在家里,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这也告诉我们,对社会贡献最大的往往是举手之劳,获得幸福,最多的,往往只是热爱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宅在家的无聊日子里,这是我自勉的最高理由。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我们的所说与所做,每个人都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爱国的浙商买下国外的口罩厂向国内捐赠,这是一种贡献。而在这些日子里,我一直没出过小区,这也一种贡献。在救灾募捐的活动中,我们一家捐了五千元,这是一种贡献。我们在灾情袭来的情况下,从国外带回来口罩,这也是一种贡献。不仅如此,不集会不串门是一种贡献,配合进行体温等的检查也是一种贡献。在当前情况下,配合工作,不参加公众的活动,就是一个普通人对疫情发展所能做的最大贡献。我们以此贡献去防范疫情,守护大家的小康和幸福。

在抗击疫情的决战时刻下,我们众志成城,主动以力所能及的方式。阻拦病毒传播的脚步。我们对病毒的战役已经打响了,并且必将成功,因为,我们有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有回馈祖国的企业家,更有成千上万,众志成城的老百姓。全国上下,戮力同心,我们一定会战胜一切灾害走向更好的明天。

篇二: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

妈妈经常跟我说:你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年代——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不愁用。有那么多的玩具,有那么好的教育环境,有那么好的生活条件……有一天晚上,妈妈陪着我睡觉,我问妈妈:

“妈妈,那你小时候是怎么样的?”

“我小时候没什么好吃的东西,早饭一般就只有稀饭和榨菜。”

“哇,我好羡慕你,有稀饭和榨菜吃!”

妈妈皱了一下眉头:“我们很少有新衣服穿,很多是哥哥姐姐穿过的旧衣服,只有过节或者开学的时候会做几套新衣服。”

“那也不算差。”我撇了一下嘴。

“我们住在小矮房里,没有彩电,没有抽水马桶,没有空调,还经常停电,要打手电筒或者点蜡烛……”

“啊,停电的时候肯定很好玩,可以和爸爸捉迷藏。”我期待地说。

……

聊着聊着,我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发现我躺在一张破破的木床上,床板上有一些蛀洞,挂着打了补丁的蚊帐。身边的所有家具都不像是我们家的,都很旧。我走到隔壁房间,看见外婆和妈妈正在做早饭,当我看到早饭时,开心地跳了起来,居然是我好久没吃的榨菜和稀饭。真的可好吃了。

吃完了“美味”的早饭,我走到屋子外面。外面刚下过雨,马路上的黄泥土变得很粘稠,有些地方雨水积成了水坑。我的鞋底一下子沾满了泥巴。我一边走,一边寻找好玩的小水洼。找到一个就在水洼里跳几下,玩得不亦乐乎。妈妈给我做的新衣服上溅满了泥水,弄得脏兮兮的。

我满身泥泞地走到家。一到家,妈妈指着我的衣服,生气地说:“你看看你,新衣服才穿半天,就弄得这么脏。快换掉,换成你那套旧衣服。以后下雨天只能穿你的旧衣服。”我失望地换上了旧衣服。

……

天渐渐黑了,家里的灯泡发出昏黄的灯光。我们正准备吃饭,突然停电了,爸爸找来了蜡烛点上。本来希望有一顿美味的烛光晚餐,但晚上的菜除了青菜,都不是我喜欢的:茄子、苦瓜,蒸咸鱼,还有咸菜汤。我吃得一点没胃口。想到我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名侦探柯南》要泡汤了,我心里更加失落。等我们吃完饭,电灯又亮起来了。我欢呼起来,“哇,可以看电视了!”。家里的电视机只有微波炉那么大,连点播功能都没有,根本找不到我要看的《名侦探柯南》。我大声嚷嚷:“这什么破电视嘛?!”

突然,我耳边响起了熟悉的声音。“快起床了,要来不及了!”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原来是妈妈啊。咦,我怎么又回到自己家了呢。我马上起床跟妈妈讲了自己的梦。妈妈听完笑了笑,问我现实和梦境中,我更喜欢哪个“家”里的生活。我狡黠地反问妈妈:“那你喜欢现在的生活还是你小时候的生活?”我望向妈妈的眼睛,妈妈摸了摸我的头。我们不言而喻地一起笑了起来。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我们离全民“小康”的生活越来越接近了。谁还想回到过去呢?!电视上说:“小康”这个词源于《诗经》,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社会理想。是中国百姓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很久守望,今天百姓对小康生活已经有了新的期待。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我感觉自己能生活在这个幸福的年代很自豪,一定要好好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篇三: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

奶奶买菜喜欢用她的菜篮子。那是一个用竹子编织起来的篮子,大小如我们家的电饭煲那么大,它通体黑黄看上去已经很旧很旧了,有几处编织的竹条甚至已经断了,奶奶会用一点胶布把它粘好。奶奶有早起买菜的习惯,平时一大早就会提着这个篮子出门买菜。差不多到我快要去上学的时间,她就回来,篮子里往往装满了各式各样的新鲜食材。

家里环保袋各式各样的有很多,我很奇怪奶奶为什么一直不舍得扔掉这个菜篮子。在我们这个充满现代化的家的厨房里放着这么一个旧篮子总觉得格外突兀。有一天吃饭的时候,我忍不住好奇,就问奶奶:“奶奶,这个篮子那么旧了,我们换一只吧?”奶奶笑了,一手摸着我的头,一手指着那个篮子对我说:“它呀,可是跟了我好多年咯!”望着一桌子丰盛的菜肴,奶奶耐心地和我回忆起了往事:“记得奶奶刚嫁给爷爷那会儿,我们还和你的太奶奶他们一共八口人挤在一间60平米不到的木头瓦房。那时候大家最怕下雨天,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我惊呆了:“啊?这么艰苦?家里也下雨,那不是吃饭睡觉都要打雨伞了嘛?”

奶奶笑着说:“是呀,所以大家最怕下雨天。一直到1997年,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老房子赶上了‘旧城改造’的好政策要拆迁,原本挤在一个小破房子的八口人,终于可以住新房了。新房子不仅不怕下雨天,而且还有独立的卫生间,我们大家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都高兴极了!这个篮子就是我们搬新家的时候买的。”我挠了挠头,心想:“原来,这个篮子的年纪比我还要大上许多哩!”

爷爷夹起一块香气扑鼻的红烧肉说:“你知道嘛,爷爷奶奶小时候的日子可苦喽,大家都没得吃。菜篮子里很少见到肉,到了过年才能吃上一回。那时候买猪肉还得凭票,还要起个大早去排队呢。”听到这里,我看着自己碗里吃剩了半块的红烧肉,口中还弥漫着猪肉留下的鲜美,顿时觉得肉香又浓了几分。爷爷顿了顿接着说道:“和过去比呀,现在的日子太幸福了。在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下,人民百姓的生活也好咯。”

奶奶接着话茬说道:“现在肉呀、鱼呀,只要想吃,天天可以吃。过去呀,是没得吃。现在呀,是有的吃,又怕多吃,吃多了毛病都吃出来了!所以现在,我每天都会买些水果回来,多吃吃水果,可比吃大肉健康呢!”

我再看看那个篮子,仿佛也在笑着对我说:修远,这些年来,我肉可吃得不少了,现在为了健康还是喜欢吃点水果。原来这个篮子真的像是我们的老朋友。不仅见证了我们家的变迁,还和我们一起脚踏实地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活,是我也不会丢了它。

周末的时候,爸爸带着我去了杭州的手工艺活态馆。那里面放着许多匠人们制作的手工艺作品,从五颜六色的摆件到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色彩纷呈,琳琅满目。在这个馆一个安静的角落里,我看到了和奶奶的菜篮子相似的一款竹篮子,它静静地放在那里,竹条很新,颜色很鲜。但是我却感觉不到它在对我微笑,可能是因为它没有经历过那些艰苦的岁月,更无法体会现代化社会主义的幸福是多么来之不易。

听老师说,今年我们就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了。虽然还不太明白它的意义,但是我想,我们的日子一定也会像奶奶的菜篮子里的菜一样,不断变得更加健康和美好。

篇四: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

小康一词,出自《诗经》:“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意思是说:人民劳苦够了,渴望稍微得到安康。这里的小康指的是“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有余”的生活状况。而现在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以上是对小康生活的“官方”解释,奶奶表示不是很懂,她只能用一个退休工人的大白话来说说她对“小康”的理解和体会。按她的说法,小康就是“手头宽裕,衣食无忧,心情愉快”,就这么简单。

奶奶常常感叹:只要没有大的病痛,身体还算健康的话,我们这些退休的老人可算是最幸福的一群人了。每天早上只要能睁得开眼(还活着),那么国家发的养老金就到手了。政府还给我们免费体检,组织我们去旅游。清晨去西湖边晨练;做轻松的家务;没有什么烦心事,一天就在这样平静愉快的心情中度过。

只有像她那样经历过苦日子的长辈们,对过去和现在有清晰的对比,才最有资格谈论小康。她说起过她少女时的一件往事。有一天,她突发奇想,想去杭州的笕桥机场看看停在地面上的飞机是怎么样的,于是,问邻居借了一辆破自行车,大老远地骑到机场大门口,结果被哨兵拦下,没能见到飞机,遗憾而归。然后她又说到了我,“你小小年纪,就已经去过好几个地方旅游,飞机也坐过好几次了”。两代人,在相同的年龄,感受到的是不同的生活品质。——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奶奶又说到了交通。“我年轻的时候,到萧山去看望朋友,一大早出门,要么坐长途车过钱江大桥,要么到江边坐渡轮,慢吞吞的,赶到萧山快中午了。现在你看看,前几天我们去滨江看望太奶奶,你老爸开车,过高架路,过钱江四桥,只用了二十几分钟就到江对岸了。如果坐地铁,也要不了一个小时。而且,你想想看,地铁竟然能穿过江底,这是多么大的工程啊!好比是以前神话故事里的“过江龙”,变成现实了。”——这是“翻江倒海”的变化。

吃一个“高档”的冰淇淋,穿一双闪着荧光的球鞋,对于我这个“蜜罐”里泡大的小姑娘来说,这些都是稀松平常,理所当然的事,这又勾起了奶奶的陈年往事。奶奶说,那时候,冰淇淋之类的甜点属于“奢侈品”,家里没有冰箱,只能拿着一块毛巾去食品店里把冰淇淋包回来,一家人急着把快融化的“冰砖”吃完,不能慢慢“享用”。有时候,不知什么原因,还会吃到发苦的雪糕棒冰。而且,一块“高档”的光明牌冰淇淋,要六角钱,而那时人们的工资是36元,按比例算,相当于现在一个3600元工资的人,要花60元买一块冰淇淋。而事实上,现在60元能买到好几块高档的香甜冰淇淋了。——这是“由苦到甜”的变化。

奶奶还有不少朴实的关于小康的看法,“散落”在平时的闲聊中,总之一句话,我们其实早已是小康社会了。小康生活不是吹嘘出来的,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去感受,去体验。良好的心态也是小康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在这样一个繁荣、平安的国家里,要怀着平和的心,知足的心。少一些牢骚,少一些贪婪。

“小康”其实就是“幸福”的代名词。最后套用两句诗,来表达像奶奶那样的普通人现在的心境:

不识“小康”真面目,只缘身在此“福”中。

篇五: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

红袖添香情久长,喜看小康臻大有。

——题记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百年之时,忽焉已至。

这段时日,我怀揣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认认真真地把《百年荣光,风华正茂》爱国读本仔细看了个透彻,殷殷华夏,时光轮转,祖国的强大是先辈榜样们,用他们的双手,层层垒筑,而我辈必应自强,必应勇敢地承继辉煌,不负荣光!

回望历史,我们的祖国从曾经的辉煌陷入衰败,复而又迎来复兴的生机,百年似乎就在瞬间,而新的盛景年华就在眼前!回首望去,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辛勤努力之下,我们终于成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中国,也终于脱胎换骨迈向了强盛之路,这一伟大时刻必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书卷之中!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祖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一步步迈向充满阳光的康庄大道,我们耳目共睹!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

回到家里,我会依偎在奶奶的身边,静静地倾听着奶奶给我叙述家乡40年以来的面貌变化:“过去,蜿蜒曲折的小巷很窄,泥泞不堪的土路总是尘土飞扬,交通堵塞,我们住房的条件也很差,家家户户都住着低矮的泥瓦房,空间逼仄,屋内十分拥挤,孩子们都挤在大架床上。我们平时进出,总要在狭窄的空间中侧身挪动,极不方便。每当下了稍大些的雨时,屋里就下小雨,雨滴从各角落的缝隙漏下,‘滴滴答答’打湿床铺。大家就必须用盆或者桶来接水。现在呀,国家强大了,人民富裕了,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特别是这几年,家乡已看不到原来的模样,村村柏油路,户户盖小楼,电话、彩电、冰箱应有尽有,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啦!”

奶奶又摸了摸身上柔软的衣裳,接着道“那时人们穿的衣服都是用粗布做的,做工粗糙,尽管如此,我跟你爷爷呀,依然十分珍惜,不舍丢弃。”奶奶这么向我描述:“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奶奶口中对那时生活的感慨,犹在我耳边回响着。我领悟到了人们的生活是那么困顿。

爷爷也感慨道:“政府又帮我们办了合作医疗,生个小病都能报销。真是越活越美越踏实!年头,村边靠镇子附近的广场造好了,你奶奶一个热天的晚上都赶去和村里的大妈们听着音乐一起甩甩胳膊踢踢老腿什么的呢!”

我感叹:“这就是电视里常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城市和农村携手全面奔小康!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啊!”大家听了会心的哈哈大笑起来,连连点头说:“小康好啊,小康社会好啊!”

人民的生活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答案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热血和汗水之间!“百年坎坷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多少革命先烈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革命烈士邱少云、赵一曼、董存瑞、黄继光……我们的新中国是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呀!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是一代代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进取,才有了我们祖国的自立自强和兴旺发达!

我在此立下宏愿:为了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了助力我们伟大祖国走向繁荣,我们必要以满腔的热血,去拥抱未来,拥抱幸福!我们必要以勤奋的学习,不断夯实基础,积极实践,用自己的双手去描绘二十一世纪的宏伟蓝图。

志在千秋百代,我辈恰是风华正茂,人生百载而立,你我正值奋进之时。

篇六: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

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一年我四岁。

彼时,我有一个完整的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贫困,什么是小康。因为我的爸爸妈妈只有我这一个孩子,我拥有他们完整的爱,我的爷爷奶奶和我们一起生活,我就是他们最疼爱的宝贝。我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快乐地上幼儿园,感受着从农村拆迁搬到小区的新鲜和喜悦中,我们的房子变成了小区房,小区里绿化做的好,有健身的地方,有玩耍的地方,小区门口就是大超市,社区诊所也在小区门外,走在平整的马路上,我再也没有摔过一身的泥土。更可贵的是,学校和我们小区只有一墙之隔,只要绕过小区大门,走上一百米就能进入校园了。我在校园里慢慢成长起来,时间如流水,而我也成长为一名六年级的少年。

时间过得快,周围的世界变化大,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知道什么原因,我的父母亲离婚了,我跟随着爸爸生活,妈妈就像雨后彩虹,偶尔才会出现,带给我的只是片刻温柔,接着就会又离开。我的爸爸像是收到了沉重的打击,从那以后我很少能见到他,很显然,他不愿意回来。自此,我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照顾着我的生活起居,给我他们所能给的爱。但毕竟他们年龄大了,加上爸妈的渐渐失联,他们的脸上只剩下纵横的皱纹。

如果没有党的政策,我想我是不能安稳上学到现在的。义务教育的推行,使得我上学不用担心学费,而每年的贫困少年助学金又解决了我在校吃饭的伙食费困境。时间是把刻刀,我的奶奶在田间劳作,我的爷爷在农忙之后就找各种散工,挣一些钱维持我们的生计。一切的改变都来自习爷爷提出的精准扶贫的落实,居委会了解到我们家的情况后,给我们家安排了帮扶人员,先是居委会里的叔叔,后来是学校里的老师,每次我都很期待他们的到来,我期盼的不是他们带来各样的饮食,而是他们那些关切、鼓励的眼神。每月减免的水电费,帮扶人员的时常探望与问候,让我深深体会到党对我们的深切关怀。

去年我的爷爷突发脑溢血,拉到医院抢救,因为是贫困户,所以我们是先抢救,最后出院时才交了钱,期间还报销了不少钱,只是爷爷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笑了,他现在只能坐着或躺着,而生活的重担都落在了奶奶身上,她要照顾爷爷,要照顾田地,最牵挂的是我的学习。我曾想过,我不上学了,我要帮助奶奶照顾爷爷,可是老师劝住了我,没有学历、没有知识、没有扛起责任的肩膀我能做什么?是的!居委会经常来探望帮忙,我也能安心在学校学习,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努力学习。老师和学校的帮助,政府不遗余力的扶持,扶贫扶起了我的斗志,扶贫扶起了我对国家的感恩,扶起了我对习爷爷深深的敬仰之情。

小康是什么?小康不光是吃饱饭、穿暖衣,小康还是健康积极阳光的心态!新冠疫情肆虐武汉时,我们这里同样做着战斗的准备,居委会甚至给我们这些贫困户送来了口罩、消毒液、酒精等,即使只在家中,也能感受到来自党的温暖,我们如沐春风与暖阳,对打赢这场疫情有着坚定的信念,因为我们是团结的中国人,因为我们的心在一起。

脱贫、小康,是我们新时代奋斗的目标,我们必须完成的目标,我们青少年都应该努力学习,要会思考、懂感恩,爱国上进!我坚信我们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好,而我只需认真努力,在国家建设需要时投身奉献!

篇七: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

曾几时起,我时常在《浙江在线》、《都市快报》和《富阳日报》等电视、媒体上看到我的家乡——东梓关。这时的她已经成为了一个“网红村”,成为了旅游的胜地,更成为了奔小康路上的典范。

当我回到家乡,看到东梓关的一幢幢白墙黛瓦的回迁房,一处处江南水墨的风景画,一张张灿烂淳朴的笑脸,我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发自内心地赞叹道:“全面小康,东梓关来了,我为你点赞。”

当了26年村支书,91岁的太公时常说:“以前的东梓关太穷了。小时候的我们吃不起米饭,一天到晚喝像白开水一样的稀粥;能喝上这样稀粥的,已经是好人家了。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有些人家吃的是树皮,观音土。住就更不用说了,都是茅草屋。”听了太公的话,我时常感到匪夷所思,这是我认识的东梓关吗?东梓关,是著名作家郁达夫笔下的最美乡村,拥有许多飞檐斗拱的清末明初的徽派古建筑。直到现在,仍有数百幢清末明初的房子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现在,这些老文物已经作为珍宝,被家乡的人们保护起来了。现在东梓关更是成了“网红村”,可不仅仅因为这些雕梁画栋、粉墙黛瓦的老房子了,更因为有网上号称“最美回迁房”的水墨房:这些房子白墙黑瓦,和周围的青山绿水,构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水墨画,难怪各种报纸、网络都争着报道呢!当然了,这些回迁房也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每逢旅游旺季,东梓关迎来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呢!这两年,村里各个地方都开始建造新房子,估计是大家正奔赴在小康的路上呢!

一辈子生活在这里,69岁的外婆常常感叹道:“依稀记得,村里的人,为了偷懒,把垃圾扔进长塘里。长塘的水臭烘烘,越扔越臭,一到夏天,村里的人都避着走,没人愿意到附近去玩。”听着外婆的话,我感到不可思议,这是我认识的长塘吗?现在的长塘,已然成为了旅游地的一个景点,里面的水真清啊,清得能看到湖底玩耍的鱼儿;水真绿啊,绿得像一块无暇的翡翠!这里常年人工喷泉喷涌着,周围一圈有饭店、小店、老年活动室、东梓关村史馆、理发店、民宿等,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在这里游玩,极为热闹。更有特色的是,每到傍晚,这里就成为孩子的时们嬉戏、游玩的天堂,经常传来一阵阵像铃铛般清脆的欢笑声。

四十不惑的妈妈时常说:“现在时代好了,村里的人们都有活干了。原来妈妈小时候,这里的叔叔阿姨都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家里织娃娃,缝手套。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只能赚几十块钱。”原来,这里村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啊!东梓关的农民们与时俱进了:一些年轻人外出打工,一些年轻人留在家乡,种种田,做点小生意;一些年长者白天到附近厂里干活,晚上到村里的各个健身区锻炼身体。特别是近几年,有些叔叔阿姨们在村里开饭店、酒店,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有些叔叔阿姨拿出了几十年的手工艺术:做糯米糖,做富阳酒酿馒头,把东梓关的特产亮出来;总之,家乡的叔叔阿姨变得更勤快了,更爱动脑来致富了,也变得更注重锻炼身体了。他们正全力奔跑在小康的道路上。

东梓关——我的家乡,以前曾有大文豪郁达夫在他的小说中赞扬了她;新时代,她富有了新含义,是千千万万个新农村建设中的经典,也是全面奔小康的典范。我为她点赞,更为我伟大的祖国妈妈点赞:“赞,赞,我为你点赞!”

篇八: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

今年春节来得很早,但并不影响过年浓浓的氛围。小区的树上挂满了小彩灯,马路两旁的路灯上贴的是鼠年贺词。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这座城市都因为新年的到来热闹起来。

今年,我们一家四口准备去奶奶家过年。

奶奶家是在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小镇里,驶向奶奶家的路很远,从城市到乡村,几乎看不出城市与乡村太大的区别。小镇的道路越来越宽,路边不再出现乞讨的老爷爷老奶奶,而是多了一些商店。路灯之间挂的横幅上的几个白色大字很是抢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问爸爸:“‘小康社会’这四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爸爸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指了指窗外说:“你看看这里这几年的变化,你就能理解什么是‘小康社会’?”

到了奶奶家,我惊喜的发现,奶奶家的小院像是重新砌过一遍,不再是旧旧的砖瓦,而是一面面亮丽的白墙,那面有些斑驳的小铁门也换成了实木的大门,再看看周围,每一户人家的房子似乎都翻了新,爸爸在一旁看到我惊喜的样子,笑了笑,没有说话。

奶奶家门口贴的对联不再是我们自己亲笔写的,只是去小超市买的袋装对联而已。很多新年习俗好像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了。我们一起泡糯米,剁年糕,做熏鸡……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大年三十的到来。可一切都被一则新闻打乱了,“武汉出现新型冠状病毒”。很快,这则消息席卷整个网络世界。大家都开始慌张。小镇的空气很新鲜,尽管如此,大家也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戴上口罩。小镇商店药店的口罩在短短一天里被一抢而空。奶奶家对面的那条小路,两头的电线杆中间只是晃着两条尼龙细绳,还没有挂上灯笼,到处空荡荡的。没有人敢出门。我和奶奶戴着口罩坐在小院里,奶奶和我讲了当初的SARS非典病毒,从2002年12月底到2003年8月,整整八个月的时间,中国人民以至于世界人民同SARS病毒顽强斗争。奶奶讲得很快,似乎一点也不愿提起,那八个月是人类健康面到重大威胁的八个月,同样,也是那些奔赴在一线的所有工作人员付出全部的八个月。而如今,十七年后的今天,我们再一次面临疫情,对于这次疫情是否有SARS严重?死亡率是多少?显然我们现在是无知的,我们平民能做的只有好好呆在家不乱跑,勤洗手,多运动。听到手机的消息提示音一次一次地响起,看到手机一则一则有关疫情的新闻跳出,点开:有看到那些勇敢的白衣天使他们与时间赛跑、跟病毒搏击,将危险和辛劳留给自己,同样,也有看到那些令人无比痛心的画面——一位老爷爷因买不到口罩给自己的孙子而痛哭,一位落宿街头的拾荒老人买不起价格飙升的口罩而坐上地上,满脸绝望……无数无数令人心寒的画面。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我思考了很久,我现在看到的这个小镇已经实现小康社会的要求,但中国整整14亿人口,总还有很多家庭没有实现全面小康,这是中国几十年来的目标与期望。以小见大,假想一下:如果整个中国全面达成小康,会出现有人面对生命危险却买不起口罩的问题吗?答案是不会!令人欣喜的是,截止2020年,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社会,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大大提高,开始追求生活质量。随之,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相信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那一天指日可待!在这里,也希望中国人民,世界人民过一个“健康年”!

2020,平安,足矣!小康生活——幸福就在身边!

篇九: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

夜色融融,柔和的月光撒下朦胧的美意,满天的繁星眨巴着眼,倾听着一个个晚间故事。晚饭后,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沙发上,聊着家常……

外婆一直念叨着,现在的生活好了,要什么有什么,可算过上了小康生活。我一听,饶有兴趣,便开口提议:“外婆,我们一起来聊聊自己上学那时候的事情吧?”大家都举起手表示赞同。

外婆自告奋勇地第一个站了起来,放开喉咙说道:“我们那时候呀!可真叫一个苦,每天5点自己爬起来做早饭,吃完早饭还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下雨后的山路滑得很,一不小心就会摔个‘屁股墩’。有时候自己的脚都走得磨出了一个个水泡。到了学堂,书包里面的书早已湿了个透。那时候哪有什么教室,一片空地就是我们的教室,一把长的椅子上挤三四个人儿。可是再苦再累,我们都不怕,因为我们喜欢读书,我们爱读书!”

外婆讲完,起身走向自己的房间,拿着一个破旧不堪的木箱走了出来。“这些都是我最爱的书。来!伟伟,快来看看。”我热血沸腾,拿起一本书,掸掸灰尘。呀!是一本一年级的语文书。翻开泛黄的书页,有些地方是被雨水浸湿过的痕迹,而有些地方早已看不出是什么字了。但是,这些书依然保留着自己的本色,透着满满的书香与故事。

一旁的外公站了起来,笑眯眯地说:“你外婆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而且又勤快,家务事可都是她干的呢!”其实,原本外婆在我心中就一直是个厉害、能干的人物,如今更觉得高大了几分。

这时,爸爸接着说道:“那时候我们都在很低矮的教室里上课,里面只有寥寥几张桌子和几条大长凳。教室的窗户是纸糊的。在冬天,寒风呼呼地吹进来,我们个个都是‘小红鼻子’、‘小红手’。所以,我们最怕冬天里刮大风了。只要刮大风,我们就要糊窗户了。我们的操场也就是一片简简单单的空地。我们在空地里跑呀追呀,玩着自制的铁环、毽子、皮筋,灰尘被蹦跶得在空中飞扬着,可是这一点也不影响我们的乐趣。”爸爸说着说着,扬起了嘴角,仿佛在回忆着儿时的欢乐。

妈妈有点迫不及待了大声说道:“我们的学校比你爸爸好很多很多,一个假期下来操场都是茂盛的杂草,一旦开学我们最大的乐趣就是拔操场草,这样就又可以多玩一节课的时间。我们都有自己的桌子和椅子,依旧是没有书包柜的,但课桌里可以放。老师上课没有扩音器,全程都要用自己的大嗓门。一节课下来,老师的嗓音都是沙哑的。没有投屏,只有黑板,但只要有一个学习的地方,无论再艰苦再旧都可以熬过去。”

听完后,我若有所思,不过我依旧自豪地说道:“我们学校是最好的。教室都是高楼,而操场被高楼四面八方围绕了,而且还用了环保材料,就算摔跤了都不疼。每个教室都有空调,夏季带来凉爽,冬季带来温暖。老师上课时,都会用扩音器跟投屏的黑板,声音是那样清晰,黑板上的字也是那么清楚……”忘情的我张牙舞爪地比划着,越说越起劲。

他们笑了,是幸福的笑,是满意的笑,是苦后回甘的笑。

如今的我们,告别了贫穷与落后,用勤劳与智慧换来了这般幸福的生活。人们团结协作,同心筑梦,可算迎来了全面小康这位“贵客”。他看得见,摸得着,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或许,几十年以后,我也可以笑着跟我的下一代津津乐道,回忆过去,畅想未来。到那时,也请相信,我们一定是笑着的,是幸福的笑,是满意的笑,是苦后回甘的笑。

篇十: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

这本书,伴着悠扬的小调,把我的思绪带回那无忧无虑的时光。

槐夏凉

很小的时候,总感觉姥姥有魔力,上山割草,下河摸鱼,无所不能。

早雨唤醒了紫檀窗,滋润了老垂杨,姥姥带我去爬村旁的小山,拨开路旁杂草,踩出一条小路来,清晨的风微凉,混着青草味儿,远处不时传来几声低沉的牛哞。草茎粗壮,沾着些许晨露,有些高我一头。春意未满,鱼儿欢脱,我伸手,溪流水凉丝丝,沁入心口。那现实的日子里,只可惜我没有一次登顶,撒泼打滚半途而废,累得由姥姥抱着下山。趴在姥姥肩上偷偷地回望青山,只悄悄拱一拱鼻子,贪恋几秒这独属乡间的潮湿意味。

老垂杨

后来匆匆,忙来忙去,仅几年前回去过一趟。

新修的水泥路上尘灰漫天,呛得人直睁不开眼。一辆装满石子的大车呼啸而过,地面都震得抖三抖。妈妈不确定地开口:“这么多石子,是从咱村运出来的?”我没敢出声。我不希望是,却又被现实打醒。顺河道而上,可哪还有水的影子?只有垃圾遍地,荒草丛生。回望青山,却只剩半块斜坡,采石机昼夜不停地运转,轰轰,轰轰……

走到院里,简陋的自来水设备格外突出,老垂杨委屈的挤在角落,姥姥蹒跚的迎出来:“村里前两年来了个挖河水的,说咱这水好,泉眼就给卖了,咱这下游,这几年一点水都没了。说是换个大设备,”朝院子里努了努嘴,“就那个,还没有咱井水好喝,每个月交的钱,咱也算不明白。”“那大山,早卖了!大机器天天轰轰地转,山都挖了一半咧,晚上睡不好踏实。”头顶简陋的旧风扇聒噪地响着,汗水洇湿了我的后背,姥姥缓缓垂下头。头发白了,脸上皱纹深了,不再是印象里的笑容,强颜欢笑,略显憔悴……老垂杨在院中,萎靡地蹲在地上。

我想带姥姥去城里住,过过好日子。姥姥一把攥住我的手,紧紧、颤抖,热泪在眼眶里打转:“不了,你们好好过,不用惦念我,好好学习,这一亩三分地,我舍不下啊…。”

最难忘

去年回家,走上新修的柏油路,平整地伸向远方。一进门姥姥却匆匆忙忙地往外走,边走边喊,“回来啦,屋头新安了空调,去歇一会吧,村头你那个张婶叫我去跳广场舞呢。”我哭笑不得,怎么有种失宠的感觉呢?姥姥兴高采烈的三言两语,大体意思是:村里原来的村支书落马了,来了一个年轻小伙子,把采石场停了,泉水弄回来了,每周讲村民政务讲座,还有社区活动中心,我姥姥还是常客呢。

“书记说了,要走那个绿色发展,要保护俺的山水,这,这就是咱的命根子啊。”姥姥滔滔不绝地说,激动地红了眼眶。我一直想不明白,那位年轻的村支书是如何把固执的老顽童们改造成走在时代前沿的“靓仔”。用姥姥的话说:“把俺们的东西拿回来,为俺们的生活好,俺们自然是要听的。”这几年发展成了果园小镇,采摘、物流、出口,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我又再一次打开了这本书,心头豁然震撼:留住了绿水青山,便留住了他们对这片土生土长的地方,不一样的眷恋与热爱。这,便是我们祖祖辈辈的命根子呀,是永远也舍不掉的乡土情怀。

转眼花落蝶惆怅,旧地重游知秋凉。

我一步一步,登上了那复青的小山坡。站在顶端用心感受,张开双臂闭上眼睛,背包里装着这本书,风吹来,裹挟着清甜的果香,裹挟着游人的笑声,飘进心底,散入远方……

河水清亮亮,漫山遍野的绿草油亮亮,我的心底明亮亮,姥姥眼睛也是明亮亮的。

未来,一定也是明亮亮的。

篇十一: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

七月在野,暑气翻腾。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已经到来,暑期也如约而至,母亲又在收拾行囊准备回老家。

我细细回想着,记忆里满是热浪翻涌的麦田,尘埃飞扬的道路,高低不齐的房屋……一切都遥远而至,让人感到陌生。我拉开房门,想要表达我的不情愿,忽然瞥见挂在墙壁上的一只草帽,一下子被拉扯进那些炎炎夏日:母亲戴着草帽、弯着腰在田地里忙碌着。我独自站在路边。杂草丛生,土沟里到处分散着被农民丢弃的农药包装,有的被埋在土里,只露出半截身子。雨后的路更是泥泞,水洼里积满了泥水,让我无从下脚。每当夕阳染红了天边,母亲就会骑着车带我回家。我总是会看见村头的大渠在太阳的暴晒下露出了丑陋的皮肤,生活垃圾堆积在路道两侧。日子久了,水渠里竟堆出了一座“小山”,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

回忆突然塞满了脑袋,真是令人不快。

虽然我有些不情愿,但冥冥中却有一种眷恋在心中慢慢展开。我还是决定和母亲同行。

晚饭后,家中只剩下我一个人,很是无聊,心里便萌发了出去走一走的念头。我慢慢地在路上走着,忽然发现路边是草木成列,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摆放着小型垃圾桶,整整齐齐,原本颠簸泥泞的土路也变成了水泥路,这些就显出几分可爱。我依旧走着,路边也有一些老人围坐在一起摇着小扇子聊着天,隔着几户人家的墙上便会贴着《二十四孝图》里的一个小故事,颇有些趣味,我便一个一个把它们读完。

“姑娘,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哩。”一个温柔却有些苍老的声音突然在我身边响起。我回头看去是一个老奶奶,她温和地笑着。

“你快去看看以前的大水渠吧,那里可漂亮了呢。”还没等我细问,老奶奶便被几个同伴拉去,跳起了广场舞。

“水渠?”我心中疑惑着,完全没有办法把记忆中的水渠和漂亮联系在一起,但却按捺不住好奇,还是向水渠走去。记忆中的水渠如今焕然一新:树木成荫,水流潺潺渠两岸用水泥修筑了,往日水渠里的垃圾也烟消云散……

归家的途中,我看见了许多的人,或欢笑、或细谈,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我的心情也不由得好了起来。

期盼已久的2020年已然走过了一大半,这一年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意义非凡。这一年,我们抗击疫情,不畏艰辛,取得了显著成果,展现中国气概。这一年,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点,我们要迎来全面小康社会。

以往,我总觉得国家大事离我们普通人很遥远,但今日我突然看见了身边的中国力量,看见了我们身边的小康盛景。那一条条平整的道路,那一行行树木,还有那一座壮观而又“漂亮”的大渠,给乡村里的每一个人都带来了快乐与希望,给每个人的未来带来了更多的生机与幸福。

2020年,全面小康的宏伟蓝图已经清晰,我们的经济发展更加飞速,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环境生态宜居,文化更加繁荣。

百年奋斗,今朝梦圆。作为新时代的一名青年,时代将接力棒交于我们手中我们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以理想为风帆,追求美好未来。用知识武装自己,在爱国中不断地完善自身,奉献社会,才能够搭建万条大渠,才能够不负时代使命,砥砺前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渠一乡情,我心筑万渠。当我再次回首看时,那无尽的田野里奔跑的岁月;萤火虫在稻田间闪闪烁烁的夏夜;月牙悬在仰面可见的地方,周围缀满了星子,听慢摇蒲扇的老者絮絮讲故事的景象,都悄悄的鲜活起来。我知道这是幸福的感觉。

篇十二: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

我出生在杭州,在这片红色的革命圣地,发生过许许多多可歌可泣、振奋人心的革命故事,这里有战火纷飞的岁月、硝烟弥漫的战场,也有兢兢业业的耕耘、为国为民的奉献。下面我要讲的故事就是我们家三代人的红色情怀,故事里有家也有国。

(一)我的红领巾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梦想着带上红领巾。那抹鲜红不知道让我巴望了多少个日子。2018年6月1日,是一个即难忘又特殊的日子。在那一天,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少先队员。

清晨,妈妈特意给我穿了一件白衬衣,仔细地抚平了衣服上的每一个皱角。妈妈说,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只有系在洁白的衬衣上才能更加醒目。我期待着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那该是多么的光荣啊!

我小心翼翼地背上书包,一路蹦蹦跳跳像激动的小鹿一样奔向学校。我一路想象着、期待着红领巾系在胸前的那一刻。

入队仪式开始了,我的内心十分激动。在大队委员的带领下,我们齐声呼号:“时刻准备着!”当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帮我戴上红领巾时,我感觉心都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胸前的红领巾是那么的鲜艳、是那么的圣洁。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

每天放学回家,我都会仔细地抚平红领巾上的每一处褶皱,整整齐齐地将它折叠好。这是一份永不褪色的红色礼物。

(二)妈妈的党徽

每天清晨,妈妈都会在镜子面前,仔仔细细地佩戴好红色的党徽。她告诉我,要让党徽一直在最贴近心口的地方,要把党徽时时刻刻装进心里。

妈妈告诉我她也是在6月光荣入党的。时间要倒回至2008年的6月,工作刚刚满三年的妈妈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入党的那天,妈妈特意穿了一件白衬衣,因为她觉得站在红色的党旗前宣誓,只有白色的纯洁才能配得上红色党旗的热烈。在党员发展大会上,妈妈心情激动,妈妈紧张的读完自己的入党志愿书,佩戴上鲜红的党徽,妈妈的心情激动无比。她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坚定的举起右手大声的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妈妈说,每天佩戴党徽也是一种仪式,一种让她重温入党的仪式,因为那是深入骨髓的一种红色的传承。

(三)外公的红领章

今年国庆节,在外婆家,我和妈妈一起收拾家里的老物件,发现了一对用海绵包好的红领章,打开海绵露出红红的绒布面像两块饼干大小。妈妈告诉我那是外公生前的珍藏。看着那鲜红的领章,我缠着妈妈给我讲没有见过面的外公的故事。

1976年,20岁的外公参军入伍了,他的兵种是工程兵。就在这一年,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发生了。外公被选入了地震的抢修队伍,负责为灾后百姓建设住房。面对灾后的一片片废墟,外公和战友们很快投入建设。他们分工合作,一部分人负责清理震后废墟,清出道路、抓紧时间通水通电;一部分人抓紧开始新的居住房屋的建设工作,现场没有大型的机械,外公和他的战友们就用手推肩扛,他们每日每夜的干活,大部分战士的手、肩膀、脚都磨得满是血泡,但他们没有停下来休息,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尽快的使震后的人能过上正常的生活。

灾后重建工作完成后,每位战士都领到了一枚鲜红的领章。外公没有舍得用珍藏了起来,纪念那段参加过的特殊的战役。

这是我们一家三代人的故事,而在我们身边,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家庭,将爱国护国、民族自强的信念代代相传。历史记不得他们的模样,却忘不了他们的力量。正是这种薪火不灭、刻骨铭心的精神,成就了中国的梦想。

篇十三: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

我太婆家在大战乡的一个小山村,那里空气十分清新,在我能记事起,每年爸爸妈妈总要带我去太婆家,我心里真是极不乐意呀,并不是我不喜欢,而是村里的环境有点乱,到处脏兮兮、路狭窄、泥泞不甚到处坑坑洼洼。路上还有到处可见的鸡粪、牛粪和垃圾,气味真难闻。一想到脏乱的路面和倒处乱窜的鸡鸭鹅,我总是很无奈心里闷闷不乐。我太婆家住在只有两层楼的木板小房子里,这已经是翻修过了的房子,在村里还有一些很古老的房子,那还是古石头砖瓦结构甚至是土坯建造的房子,年代久远。

大约5-6年前吧,太婆家的房屋后的小路边还可以种菜也可以家养各种动物,真是一举两得啊!我太婆就在菜地种了芹菜、大豆、青菜、胡萝卜、西红柿、黄瓜……,而且这是自己种的,吃起来十分美味,与菜场买的完全不一样哦!太婆还自己养了一头非常大的二师兄——猪。瞧!它露出了两个圆溜溜的大鼻孔,像是通风孔。一张大嘴巴张得像一个大皮球那么大,两只大耳朵活像两把扇子一样向下垂。一个大肥肚子弹性十足,走起路来,摇头晃脑,一扭一扭的、一甩一甩的,可爱极了!不时发出哼哼声,每次到太婆家第一件事我总是到猪圈看它,但又忍不住捂住鼻子,嘴里不停地说:“好臭呀!”但是那胖呼呼的样子真是惹人喜爱!它给我童年带来了无限欢乐,我非常喜欢它。

几年前,因为开展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环境进行整治和农村面貌进行改造。村里决定全村不能圈养、围养和散养家禽,接着当地政府在村里造了好几幢楼房,门前还造了个宽大的停车场,舅公给太婆在村里买了一间楼房,站在阳台上,放眼望去,稻田里稻谷金黄色的一片,让人感觉舒服极了。去年,当我下了车,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幅风景优美的画面。猛然发现村里的泥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又平又宽,我惊奇地四处张望,呀,路旁不见垃圾,不见牛粪,给人的感觉跟以前大不相同了。太婆笑哈哈的迎出门说:共产党好“现在俺们村变化大喽,瞧瞧村里铺上了水泥路,用上了自来水,再也不用喝山水啦,很多人家建了新楼房,用上了空调,转眼就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农村了”路的那一边还耸立起了几座小洋房,红砖绿瓦辉映在阳光下,这标志着农民的生活奔向了小康。

现在,我再去太婆家,刚一到就闻到了周围充溢着清新空气的气息,混着草味花香,令人神清气爽。草叶上的露珠如水晶一般,又圆又亮,让人忍不住去碰一碰。天上白云飘飘,地上绿草如茵。这样的草地和这样的蓝天,简真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这儿虽然没有雄伟的高楼大厦,却有农家小院,在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门前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静静地流淌,无私地去灌溉每块农田,小鱼儿在水中互相追逐、嬉戏,它们多么快活呀!乡村这一幅美丽风景,让我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在这些年中,虽然我只是个十来岁的小学生,但我能从点点滴滴感受到生活越来越美好,我们有丰富的电视节目看,有各种各样的玩具玩,有式样繁多时尚的衣服穿,有丰盛可口的食物吃,家里的电视又换成了液晶的了,爸爸妈妈都用上了5G手机,假期里爸爸妈妈还带我四处游玩。我看见了鸟巢,看到了水立方,我看到了祖国接连成功发射了神州五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已变成现实,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举足轻重的一员。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祖国必将站在世界的最顶峰,傲视这苍茫大地。这一切都离不开祖国的发展。我立志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携起手来,相信,我和我的祖国明天会更好!

篇十四: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

学校德育处让每个班都购买了两本书:《小康大美——小康路上好故事》和《小康之路:强富美高新江苏故事》。老师让我们抽空借阅,我是班级第一个拜读的,那书中的一个个感人故事真让我受益匪浅,这不由得让我想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珠江学校正在小康路上筑梦前行!我为自己是一名珠江学子而感到自豪!

小康路上“安全接送”

早晨,所有接送车都能准时到达接送点,护导老师站在车门口给乘车学生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发现体温异常的就会与家长沟通,发现没来的也会打电话咨询家长并做到及时发信息到学校指定群里让班主任知道。同学们上车后,老师还要检查我们安全带是否系好,口罩是否戴好,并在在表上做好记录。我难忘跟车老师的口头禅:“安全带系好,口罩戴好!不吵不闹!”行车途中,老师还会在车里前后巡查,绝不让学生在车上玩“危险物品”,也绝不让学生在车上“打闹喧哗”。车到校门口,跟车老师的口头禅便是:“从前往后依次下车!”接着,老师先下车站在车门口,护着学生安全下车后,老师还要检查学生是否都下去。放学时,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有的被安全送到校车上交给跟车老师,有的被安全送到接送区凭接送卡交给家长,有的被安全送到公交车站台看着学生安全上公交车。真可谓“安全接送”让每一个学生平安回家!

小康路上“安全值日”

我们珠江学校值日工作非常到位:有校长巡查,有主管督察;课间有值日、午间有值日;校门口有值日,操场上有值日;楼梯上有值日,走廊上有值日;厕所门口有值日,餐厅内外有值日……值日领导在,师生不松懈。因此,同学们都养成了“上下楼梯靠右行,抬脚走路不奔跑”的好习惯。真可谓“安全值日”让安全工作警钟长鸣!

小康路上“光盘行动”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浪费就是犯罪,节约便是美德。午餐期间有领导巡查、师生督察,各班学生都是有序排队、依次打饭、对号入座、文明就餐,真可谓“光盘行动”让师生养成了爱惜粮食的美德!

小康路上“垃圾分类”

“珠江学校真不赖,环境整洁人人爱。师生不乱丢垃圾,见到垃圾捡起来。各项活动经常搞,环保知识记胸怀。垃圾分类做得好,从严要求创品牌。”这是我的语文老师给我们写的一首打油诗。的确,学校在德育处领导与全校师生的齐抓共管下,班班实行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真可谓“垃圾分类”让校园环境锦上添花!

小康路上“快乐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美丽的珠江就是书香校园。我们学校艺技楼里有诱人的阅览室及阅读长廊;班级有图书角,图书角里好书多。每周都有读书活动,同学们都能按照计划借阅图书,写好读书笔记。新学期,学校面向全体队员开展了主题为“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英雄致敬”的红领巾读书评奖活动。活动期间,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读书热情高涨,都能体会到书好似一对隐形的翅膀,带着我们飞向知识的蓝天;书犹如一艘轮船,载着我们驶向成功的彼岸;书好像妈妈甘甜的乳汁,哺育着我们健康快乐成长。《雷锋的故事》让我懂得了一个人要助人为乐;《西游记》让我了解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所经历的八十一难;《童话故事》算是我快乐的催化剂,真是充满神秘;《十万个为什么》让我懂得了大千世界真奇妙……正如培根所言:“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真可谓“快乐阅读”让我的童年更加难以忘怀!

美丽的珠江学校正在小康路上筑梦前行!作为珠江学子,我会努力学习,不负韶华,期待着小康社会早日实现!

篇十五: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

阳光橙红,洒在生了苔的青石砖上。一把把油纸伞,倒系在巷子里,风起,水墨摇曳,似梦里江南。二姑婆坐在小矮凳上,口中喃喃:“真好!”远处系伞的小虎哥大声问她:“奶奶,好看吗?”她点点头,眼角皱纹都漾着笑。

三里路,八字桥,这就是我的家乡——西溪。从最偏远的小镇到烟火繁华的4A级景区,它走了很多年,如今步伐正越来越快。

二姑婆家,就在寺前巷的尽头。幼时,我总是踩着硬梆梆的青石砖路,去二姑婆家玩耍。刚一进门,浓稠的香甜就扑面而来。二姑婆家是专做糕点的,咸香的金刚麒、酥脆的猫耳朵、甜蜜蜜的五仁糕……她家的灶头,舌尖上的西溪,一直上演着。

每年的八月十五,是全家团圆的中秋佳节,一家人都聚在二姑婆家的院子里。中秋祭月,家乡的冷锅饼,是姑婆的拿手好戏。她轻轻掀开床上的被褥,昨夜的半盆面粉已经发到整个脸盆大,她端起沉甸甸的面盆,向灶上走去,先把大锅分批刷油,再将搅和好的糖精、老酵面团,放进锅里。“先去外面玩会儿”,她总是把我们赶出去,独自掌握火候。约莫一个时辰之后,火熄了,搁一块湿抹布在台子上,等其凉透,冷锅饼也就可以出锅了。刚出锅的冷锅饼双面金黄,甜香弥漫。我们急不可耐地掰下一块,放进嘴里,顿时,唇齿生香。

我吃着冷锅饼,眼睛又扫到了橱柜上的一副扁担和箩筐,“二姑婆,这扁担是干嘛的?”我好奇地问道。她老人家叹了口气,“这是从前我卖糕饼的货担啊!”她微低着头回忆。年轻的时候,早上做糕点,下午就用货担挑出去卖。那时西溪人烟稀少,每日里走过三里路,越过八字桥,还要再走许多路,直到东边的海道桥,生意才多起来。“每天站在桥的引坡上卖糕点,风吹日晒的,但生意好呀,人家还总让我多带些来卖,但可苦了我哟!”她无奈地叹口气。从前水远路长,她为了生计,不管寒冬酷暑,受了不少罪。但我幼时记事起,生活已逐渐好转,姑婆新买了辆三轮车,那副扁担已高高挂起。

因为家乡的泰山寺香火好,善男信女众多,西溪也逐渐热闹起来。姑婆的儿媳,我的堂婶,每日做好了糕点,放在车里,一路上叫卖着,生意就多得足够了。我和二姑婆的孙子小虎哥,也总跟在车子后面,拿一块咸口的金刚祺,吃着逛着。小虎哥说要带我去看泰山寺后的塔,叫海春轩塔。彼时西溪的路要么是凹凸不平的青石砖,要么是黑黑的泥土。我们走了好一会儿,才看见那古老的高塔,每层八面各有一个圭形佛龛,肃穆神秘,却经久未修。塔周围都是农田,东边的泰东河上停着几艘大船,直吐黑烟。这里空有一座古塔,却毫无人迹。

小虎哥很认真地看着古塔,说道:“总有一天,我一定会让大家都知道海春轩塔的!我要努力让家乡变得更漂亮。”

小虎哥大学毕业时,二姑婆在西溪有了一家实体店,再也不用走街串巷去卖糕点了。也是那一年,“实现全面小康”的标语贴在了新修的道路两侧,我们开始了解小康社会的概念。

小虎哥在市旅游文化局上班,重点参与打造西溪古镇的工作。如今,西溪修建了宋城、董永七仙女文化园、犁木街等景点,受到广泛好评。每年旅游热季,都有大批苏南的游客来这里游玩,二姑婆家的糕点铺,更是生意火爆。这不,经常有戴着兔耳朵的美团骑手在店门口等待,等着把家乡的传统糕点,带入千万家。二姑婆脸上乐开了花,她总说,如今这日子,越来越好了!

夕阳下,小虎哥正在为接下来的“汉服节”作准备,将油纸伞倒系在巷子里。看着他认真努力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自己,上进求学,追梦成长,为家乡建设作出贡献。

我快步上前,帮他系好最后一把伞。抬头看,晚霞满天,绯红如火,今朝风日正好!

篇十六: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

康,在字典里是安乐,安宁的意思。在我眼里,小康生活就是老百姓们不愁吃,不愁穿。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而我们的生活到底发生了省么变化呢?

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也是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股般期盼。于我而言,在过去的几年间,我的家乡也参与了美丽多村的建设。以前我们家门前的路都是泥土铺的,一下雨地上全是水坑,门前的小河。都已经“荒废”了好几年了。只剩一潭浑浊的污水,年久了,房子也都是毛病,外面的漆也掉的差不多了,碰上雷雨天还会漏水。不过自从美丽乡村的建设以来,我的家乡也彻底改头换面了,重新给房子刷了漆,放眼望去都是一栋栋红白相间的两层别野是小楼。每家每户都有绿化带,门前的小河也变得清澈见底了碰上运气好,还能在水里捉到河蚌和螺丝呢。坐着车一路开进来,泥土变成了柏油路,两旁绿树成荫,路繁花相迎,农舍庭院错落有致,看着舒服,住着也舒服。村民住在如画村居里,还迎来了不少旅游团哩。我可自豪了,出去跟别人说:“我们家现在可是美丽乡村!”最高兴的是,别人也说,他们家也是美丽乡村!现在儿孙们出去工作,老人们都住在多村小别墅里,这难道不是小康生活吗?

转眼看到城市里,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干净宽敞的马路,绿化优美的街道,璀璨灯火,艳丽的绚灿,梦幻般的繁华,不知不觉中城市早一遍了模样,热闹繁华的城市,使得人们心中充满幸福。这难道不是小康生活吗?每当我站在山顶眺望远方时,都会被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所吸引,被奔腾不息的江河所折服。可是“污染河流,毁坏家园”的字眼,也慢慢进入了我们的生活,这也成了我们奔小康的一道难题。这几年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多年来全省推进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发展“美丽经济”的征途中,步履铿锵,深入展开,“五水共治”“河长制”打响蓝天保卫战。经过我们的努力曾经黑臭水遍地的“烂肚肠”,终于变成清水荡漾的美丽之乡,景致秀美,灵动文雅,江南水乡又回来了。在我们的校园里,同学们也积极的进行垃圾分类,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正如书中所写“从乡村到城镇,从生态保护到绿色经济,随着小康社会的到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我想,住在大好河山之间,也许就是小康生活了吧。

有了这些,富裕的生活也随之而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止019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2019年浙江省全省生产总值达62,352亿元,人均生产超过100万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6万元,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万元。这些数据带领着我们弃向小康生活。

然而,“康”更是精神上的。

从上学开始,老师就一直教导我们人人争做美德好少年,争做传递正能量的建设者实践者,教育我们待人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在学习中要勤奋好学,自强自立,团结协作,更要孝亲敬长。就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人人都能自觉宅还在家中,自觉配戴口罩,自觉与他人保持距离,这也是“小康精神”的一种体现。不仅如此,公共文化的繁荣兴旺也一样,近年来文化博物馆的数量日益增多,道路旁越来越多的书店,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进入这样的场所学习。再比如路边的共享单车,永远都是整齐的排列着。这样美好的生活,难道不是小康生活吗?

光是这些还不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让我们一起寻找心中的小康生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篇十七: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题记

《奋发有为建小康》这本书,使我看到了社会的现状,使我感受到建设小康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这本书,我终于明白了建成小康是中华民族腾飞过程中伟大的一步,也是十几亿中国人民的希望。它们就像可爱的音符正逐渐漫游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展现它们美妙的舞姿。而今天我才明白原来,它们已在我的家中搭起一个走向幸福的舞台,它们在舞台上为我家演奏着小康三部曲——

首部曲——爸妈搬进厂宿舍

爸妈结婚进由于工人的待遇较低,所以爸妈只能住在花10元钱租来的一间小木房里。妈妈回忆说,那间小木房不方便,有时天上下起倾盆大雨,屋里则是毛毛细雨使床铺,被褥都被雨水打湿了大片,每逢那时,妈妈总得等到天晴之时拿出去晾干。春天时那间小木屋就会变得异常潮湿,地板大总是不断地腐蚀,散发出腐木的霉味,让人窒息。因此,爸爸妈妈总希望能住进雨天不漏雨,春天不潮湿的工人宿舍。99年国家实现了“三步走”的第一步目标,解决了人民的饱问题,工人的待遇提高了,爸妈也被分配搬进了厂里的工人宿舍,妈妈说,当她搬进整洁的宿舍时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还有对党的感激,还是党的政策好啊!

二部曲——家里来了新成员

我是在那工厂的宿舍长大的,家里有一台老式的21寸的彩色电视机一台野狼VCD,一台几乎褪了色的落地扇,平时休息的时候,我会看看电视,听听歌,感觉十分舒服。96年的春天,爸爸忙里忙外,我十分纳闷地出外一看:哇噻,有个庞然大物屹立在我在门口,待它在客厅里被子爸爸卸了装后,我看清楚,原来它是一台34寸的TCL王牌彩电,样子真酷!后来,爸爸还买了空调,从那以后,我不再炎热的夏天了。我也“窥探”了一个重要情报:老爸正忙着奔小康呢?

三部曲——爸爸再就业

记得我读五年级的一天,我发现爸爸正专心致志地看一本书,一副神鬼不侵的样子。忍俊不禁之余,我还挺纳闷:爸爸啥时变得这么勤奋?爸爸听了我的询问后,终于将他的眼光从磁铁般的书上向我,意味深长地说道:“孩子,印刷厂的效益不好,你爸爸很早就下岗了,有时咱家的伙食都成了问题,如今,我的一些同事都争相再就业了,后来才知道,知识让他们有这么大的成就。为了咱家,我能不勤奋吗?”爸爸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可是,爸,你都这么大了,念得成吗?”我不禁问道。“念怎么不念,你们不是学过,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吗?知识是不分年龄的不是吗?”果然,以后的日子爸爸是白天晚上都埋头苦读。过了半年,爸爸终于如愿以偿地开了一家打字复印店。由于爸爸的勤奋,店里生意红红火火,后来,爸爸又重操旧业,增开了一家小型的印刷厂,加上爸爸为人诚信,这样业务源源而来,爸爸口袋殷实了,他又买了辆乌黑发亮的摩托车。看着这个披着铠甲的威风凛凛黑风骑士,回忆着家里日新月异的变化,我明白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上千千万万个家庭也像我家一样走上了小康之路。

尾声

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知识为我家带来的好处,我下定决心奋发向上,作一名有知识有修养的少年。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我们肩负着向全面小康迈进实现千年小康梦的重任。诚然,途中会经历许多的风吹雨打。但是我们坚信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得彩虹,想念不久的将来,我们新一代的中华儿女将以飒爽的英姿走向世界,我们中华民族将真正实现全面小康,中华民族的所有家庭将真正过上“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美好生活。

篇十八: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

周末在家里看电视,新闻中提到今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问奶奶,小康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奶奶童年时因为家庭贫困,只上过几年小学,但她平时喜欢读书看报,懂得很多。她说:“小康就是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家家户户经济宽裕,孩子们都有学上,大人们都有工作,老人们都有所养。”

我听了之后还是有点不明白,奶奶说:“我给你讲点具体的事情吧!小康关系到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就先从做饭给你讲起吧!”

我奇怪地问:“奶奶,做饭有什么好讲的?我也会做饭,把米用水淘好,倒进电饭煲里自动煮就行了。”

奶奶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奶奶小的时候可没有电饭煲啊!那时不仅没有电饭煲,农村里连电都没有,家家户户晚上还是点的煤油灯,一到晚上,农村里便是漆黑一片,很少有人出门。”

奶奶说,在她小的时候,农村里不仅没有电,还没有自来水和天然气。做饭、炒菜、烧开水都是用的土灶和井水。因此,农村里每户人家大门外都有一个大草垛,是收割粮食时剩下的秸秆堆积而成。而这些秸秆,都是天然的燃料。冬天时烧土灶还好,屋里暖融融的。可是到了夏天,用土灶做饭屋里就太热了。而草垛堆在室外,非常容易引起火灾,也是个安全隐患。

奶奶和爷爷结婚后,为了生活得更好,就去了离老家数百里之外的国营煤矿工作。煤矿与农村不同,没有农田,也就没有秸秆可以用来烧火做饭。因此,寻找做饭的燃料成了家里的头等大事。好在煤矿开采时要用到大量的木头支撑坑道,废弃的边角料便成了煤矿人家做饭的主要燃料。可是,煤矿家属大院里人口众多,废木料还是有些供不应求。所以,奶奶平时要时刻关注着哪天可以去矿里木工房拉废木料,一有机会,便去拉一车回来。这里说的车可不是汽车,而是人力拉的平板车。

农村的草垛,在煤矿,摇身一变成了木头垛。每户人家厨房外和屋顶都堆了很多木头,后来爷爷奶奶转业回老家县城工作,搬家时卡车上装的废木料比家具还要多。

奶奶说,回到老家县城的新房时,周围邻居看着卡车上卸下来的成堆木头,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当时,县城里居民烧菜做饭大多是用的煤球炉,又慢又麻烦,在封闭的空间里还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煤矿的木头垛,在县城,又摇身一变成了煤球垛。爸爸说,他上初中时就因为天气冷,晚上把煤球炉放在卧室里取暖,煤气中毒差点没醒过来。幸亏奶奶起得早,把他叫了起来。爸爸晕晕乎乎地跑出房门在雪地里吃了几口雪,才缓过神来。

可是好景不长,从煤矿拖回来的木头不到两年就烧光了。奶奶又开始为寻找燃料发愁了,那时她觉得住在城里真不如住在农村里好,随便去哪里都可以找到几把草来烧火做饭。

不久之后,县城里开始流行起煤气灶。奶奶也赶紧更新换代,把家里的土灶拆了,重新找泥瓦匠砌了一个灶台,专门用来放煤气罐和煤气灶。与此同时,家里还添置了电饭煲、电炒锅、电冰箱,生活也越来越方便了。

到如今,老家县城家家户户都搬进了高楼,用起了天然气,不用再像用煤球炉时买煤球,用煤气灶时充煤气了。不仅城市如此,农村里的秸秆垛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听奶奶讲完后,我感受到做饭这件小事情,在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变化也这么大。我终于明白了小康这个词的含义,就是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幸福,这也是我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努力工作奋斗的目标。

到今天,这个目标终于实现了,令我们这代人能够生活在幸福的小康社会里,沐浴着祖国幸福的阳光,不用再像他们以前那样为生计而发愁。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本文地址:https://www.zuowenzhou.com/chuzhong/zhongkao/1262759.html

  • 标签: 征文 建成 小康 精选 光辉 百年大计全面小康作文
  •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精选18篇)作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精选18篇)作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CopyRight 作文周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蜀ICP备19005664号-2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